季月池笑得前仰後合,計千靈也笑了……
仙都最後一晚,很是鬆弛……
或許這就是眾人刻意營造的一種氛圍……
因為大家都知道,馳雲一如深似海,未知戰後幾人回!
當然,也還有許多人,懷著完全不同的思緒。
前段時間從紫都那邊傳來一則消息:仙皇被林蘇和謝東聯手換了,現在的仙皇,其實不是紀昌。
這則消息隻要聽到,必定心頭搖動,然而,也隻是短暫的搖動。
市井之中沒有半分傳揚。
因為如今的仙都,市井風向全變。
林蘇護朝救命的大恩,是個人都會領,以林蘇為名的西部二十九州的土改,更是將他頂上了萬家生佛的高點。
他的名聲,有無數人自發維護。
你敢宣揚他的半點劣跡,百姓真會跟你玩命。
拋開林蘇的因素不談,這則消息也是極其忌諱的,因為這消息還涉及仙皇與謝東。
任何人,敢於說出口,都是找死!
民間會自發地弄死你!
民間弄不掉,仙皇會殺你!
仙皇不便於殺,不還有個林蘇嗎?林蘇趕到紫都,當著皇帝的麵,殺了二皇子紀約,天下間何人敢放個屁?
對此事最敏感的宗室且不說就此事掀起波瀾,一聽到這則驚心動魄直入骨髓的話,立時臉色大變,將傳話之人第一時間弄死,聽到內情的幾名皇室子弟,能清除記憶的,第一時間清除記憶,不能清除記憶的,下達封口令!
明日,林蘇就要走了。
謝東看這架勢也會走。
他們走了,危險也就減輕了一半。
若是他們二位死在無心大劫中,再來談一談江山歸屬的問題也不遲,沒必要在這即將天亮的關鍵節點上,在床上撒一泡尿,來印證自己的無知無畏。
於是,林蘇的出征前夜,無風無浪。
次日,天高雲淡。
真正是秋日天高大地疏,點將台上北風流!
金鐘九響,皇印為橋,仙皇親出仙宮!
文王府上,白衣文王出王府!
一皇一王,會於京城郊外點兵台!
“參見陛下!”林蘇深鞠躬。
仙皇道:“昔日仙旨國約在前,以一朝之軍,許文王林蘇決戰無心海,今日寡人履行此約!”
“臣林蘇叩謝陛下!”林蘇跪下謝恩。
仙皇雙手伸出,將他扶起:“文王出手於東域存亡之際,挽大廈之將傾,福澤仙朝,恩澤千億百姓,於先祖法度,於聖旨國約,於人之常情,於聖道至理,東域仙朝都該共文王家園淪陷之悲,都該當為文王千億同胞一戰!”
這話,以皇印為基,覆蓋仙都。
這話,也徹底將東域仙朝出兵無心海的根本邏輯說清道明,不再諱莫如深。
先祖法度,聖旨國約,人之常情,聖道至理。
此言一出,宣告東域仙朝出兵,天地正道也!
“陛下英明!”滿城同呼,呼聲震天動地。
街道之上,酒樓之頂,城牆之上,四野之中……
“侍詔令!”
“在!”旁邊的侍詔令一步踏出。
仙皇道:“旨下!飛龍軍團隨文王出征,一應軍情,文王自決,活著歸來為東域英雄,從重封賞!戰死者為東域烈士,烈士遺孤,朕為你養之!仙都之外,刻東域英雄紀念碑,亡靈儘歸於此碑之上,千秋不滅,萬世流芳!”
飛龍軍團三百萬大軍熱淚盈眶:“謝陛下!”
仙皇道:“旨下!東域三千仙宗,倡導出兵無心海,助文王抗敵,戰死者,亦可亡靈歸於英雄紀念碑,立下大功者,對其宗門予以重獎!”
滿城修行宗門全都轟動。
“旨下!但凡東域之人,敢於逆此正途而為大蒼界跨界之盜者,視為叛朝叛國,誅其族,滅其宗!”
第三道仙旨一下,整座仙都鴉雀無聲。
仙皇以仙旨,明確定性。
彆的域管不著,但東域之上,不管是在野在朝,為民為官,隻要敢成為跨界而攻的強盜,就是叛朝叛國之罪,你本人當然是殺無赦,還會連累你的宗門,你的族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