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 40 章_女文豪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都市言情 > 女文豪 > 40.第 40 章

40.第 40 章(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受到讀者喜歡是很正常的事情,無數的作者都做到了這一點。然而能受到士林的側目,這就是天底下的頭一份兒了

都知道士林是些什麼人讀書科舉考功名,不然也是醉心文學的士紳。當然這裡的醉心的文學並不包括本子,任何新興的文學形式都會遭到守舊者的打擊和排斥,對於他們而言,本子就和逗趣的笑話差不多。

這些人未必就真的從來不看,隻不過他們會竭儘所能地貶低。平常就認為這是小道,哪怕真有喜歡的也不會往外說,因為怕說這個丟麵子

非要說的話,報業和業崛起的這幾十年就是文化界劇烈變化的幾十年。越來越活躍的市民經濟為基礎,再加上印刷、造紙、交通運輸的發展,為文學的平民化準備了誕生的溫床。

舊的文學依舊在舞台上光輝璀璨,但是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淪為昨日黃花。不是說沒有人喜歡以前那些更加高雅的文學了,隻不過就像文藝片一直有人愛一樣,商業片卻是市場的主流。

如此而已。

這些士林人士就是守舊者中最死硬的一群人,更麻煩的是他們掌握的主流文壇的發言權至少是表麵上的主流文壇。從連翹的角度來說,隻不過是幾個士紳自娛自壇算個鬼的主流文壇

不過連翹這是習慣後世評判事情的方法了,那個時候雖然也有小老百姓抱怨貧富差距,抱怨國家就是被一小撮人壟斷,但相比起真正的古代絕對是有質的不同在現代社會長大的連翹自然而然地養成了站在大眾角度看待一切的評判方法。

這種藝術相對於以前的那些文學形式,明顯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的主流了,理所應當這就是主流文學呀然而事實卻沒有這麼簡單,這個世界的古代已經很開放了,可依舊是一個特權思想屹立不倒的封建社會。

這種社會,雖然也會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重視人民群眾的話。但實在來說,在說話權這件事上,少數人決定一切。

不過,這個時代還是有他的進步之處的。教育普及做的很好,市民階層崛起,雖然特權階層依舊站在了高點,但是人多勢眾又有經濟基礎的另一股力量至少能保證一種平衡作為一個作者,士林人士可以看不起他,與此同時,這個作者隻要自己骨頭不軟,也可以在這個士林人士麵前保持相當的尊嚴。

這種事在連翹那個世界的古代,那是不敢想象的。

之前士林人士在界麵前已經吃了一次虧了,於是兩者之間達成了一種互不乾涉的局麵。主流文壇的陽春白雪依舊高高在上,享受榮光,至於界則是撈到實惠,賺錢又賺名氣。

兩者互不乾涉,你不找我麻煩,我也不奚落你。

說實話,這種情況已經是界奮鬥這麼久得到的結果了。至於說更進一步,有人想過,卻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這些有遠見的人知道,這種事強來是沒有用的,一切隻能交給時間。

一代代人過去,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是在圍繞的大環境下長大的,潛移默化,認可界是很正常的選擇。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的現實情況就是士林高傲的一逼。麵對,他們不發言就算好了,一旦發言就是陰陽怪氣,酸話連篇。

就是這種情況下,宦海在士林圈子裡引起了矚目。一開始大家還藏著掖著,等到發現好嘛,原來你也喜歡,他也喜歡那還藏著作甚於是一個個也開始談論起這部來了。

一開始的時候還是為了挑刺,站在科舉過來人的身份上講這個這裡不行那裡不行。後麵挑刺挑不下去了,終究還是完全沉迷於的魅力當中。

這就像是後世明明知道看網絡耽誤學習的高中生,等到手機在手依舊忍不住去看。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不過這些士林讀書人也不是白讀這麼些年書了,腦子比一般人好使,立刻找到了借口他們不是看書,而是看書中科舉事。他們也是正在經曆科舉的,正好借這本書討論交流科舉的事情。

說的這麼一本正經,其實就是要辦讀書會嘛

自從業興盛以來,讀書會作為一種活動就非常常見了。常常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結社,固定時間讀,當然,更重要的是交流感想、互相推薦優質等等。

有的讀書會兼具圖書館的功能,這時候的書籍自封建時代已經算是非常便宜了沒錯,但依舊有人不能夠承擔太高的買書費用。這種讀書會可以大家交換自己的藏書來讀,既省錢又能讀到很多根本買不到的書這可不是後世,想要什麼書網購就是,基本沒有買不到的

很多書社發行能力不行,又或者是這本書本來就小眾,隻在地方發行了少少的一些。這種很多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倒是通過這種讀書會互相交換得以。

另外有的讀書會還會專門讀一種類型、一個作者,甚至專門某一本書。

現在這些士林人士讀宦海就差不多是這個樣子了。以往隻有實在太喜歡某一本了,才會有一些讀者組織起來專門成立一個讀書會。特彆是一些是連載的,在追連載的空隙正好討論劇情,交換想法。

而這些士林人士表麵上是說大家交流科舉經驗什麼的,可要真有個人混進去就會知道了,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宦海的讀書會

“新報紙來了,這幾日的文字你們都看了罷”楊舉人拿著幾份報紙來到卷棚底下,這裡已經坐了幾個朋友。

這些人就是讀書會的成員,當然他們不認為自己是讀書會就是了。

朝日報是早上發報,其實在座的人都已經看過了,但這時候人手一份報紙,正重新看一遍今天的新連載呢

有的沒有看連載的則是用裁紙刀、漿糊、素白紙等做剪報,小心地把新連載的內容裝訂上去。

宦海的剪報做的很精致,粘連的異常好,沒有一點兒歪斜或者脫落。特意用了深色稠子做書皮,看上去就像是書鋪裡發賣的一些特彆貴的書籍。

做這個的是一個家裡很有錢的秀才,雖然隻是秀才功名而已,但他家裡有錢啊,也不像其他讀書人那樣心急。眼見得年紀大了依舊科舉不成,早就歇了心思,頗有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樣子,興趣愛好轉移到了詩詞歌賦這些東西上麵。

一邊做這個剪報,一麵對其他人道“你們看看,你們看看,我做的如何我看人時興給報紙上連載的本子做這個,便試著做了做這還是頭一次做呢,外頭那些人做的我看過一眼,實在不成樣子。”

朋友看過來都恭維了幾句,都笑道“這是當然的,咱們熬漿糊、燒鬆香,那是粘筆頭、做寫字冊子的功底。如今再做這個不是手到擒來那些外頭的人是做的專心,可他們打小裁過多少張紙現在把要用的部分裁下來恐怕都不齊整哩”

從小讀書的學子可不隻是讀書那麼簡單,他們學的東西多了筆頭掉了自己粘,寫字冊子沒有了自己做,裁紙、調墨、畫格子學的東西多了現在想想也是一些頗有趣味的記憶。

至於這做剪報的活計正好把以前學的這些東西用上,這還有些得意呢

朝日報是日報,連翹又是一個每日都有連載的,所以內容進展的頗快。楊舉人翻了翻這些日子的報紙,道“說起來這林老太公還是太不通了,家裡有子弟這樣上進,多少應該鬆鬆口。不說立刻拍板定下供科舉,至少應該願意看看再說啊”

有個家裡是耕讀人家的就道“不是那麼回事兒,這林老太公也有自己的顧慮。再者說了,他就是一個鄉間老翁而已,有些事上有一些見識,另一些事情上則不然說起來這上麵固執一些也正常。老人家年紀上來就這樣,認準死理,多少有些說不通。”

宦海的情節進一步發展,隨著林崢放棄老太公這邊,隻低頭跟著老師用功,故事的重心轉向了這個大家庭的勾心鬥角。

林峰作為老太公欽點的讀書苗子享儘了特權,這自然引來大家庭之下一些小家庭的不滿。當家庭平穩的時候還好,槍打出頭鳥,大家都寄希望於彆人出頭,勉強維持住了安寧。

但是現在有林崢刻苦讀書,那就不同了。

林崢並沒有挑動家裡不寧的意思,然而事實就是那些有著小老百姓特有精明的叔伯很快利用了他想要讀書卻沒有讀書機會這一點。平靜了很久的林家,鬨起來了

林老太公是當慣了大家長的人,何等精明,知道這種事根本不能拖延,一旦拖延起來這個家就真要散了。立刻快刀斬亂麻,把所有有意見的子孫都罰了一遍。他們或許有意見,然而在老太公這個大家長的權威下隻能低頭。

這還不算完,林老太公開始了對男主角林崢真正的打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和男主交換係統後,我撩完就跑 帶著各種修改器穿越 穿書後我靠預言異能逆襲了 頂級向導和她的瘋批哨兵們 教祖傑重生後把摯友創瘋了 孤獨熱吻 重回1985之長姐風華 現在是說謊環節 鬥羅:龍王之霍雨浩活在萬年後 折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