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聽的出來,吳美娘當然不會反應不過來。立刻道“媽媽放心罷,回頭我自會與大哥大嫂說這回事兒的。”
說著讓沈家的車夫和仆役幫忙將行李搬出來,又在會館定了一個小院子。行李落在那邊,春兒、冬兒、張嫂子她們不言不語,都低著頭整理東西去了,其中首要的是將吳美娘、連翹兩人的衣裳首飾、胭脂水粉之類的拿出來。
急趕著去連家見親戚,可不是要裝扮一番麼
那個媽媽似乎有些尷尬,但是事情卻不能她想怎麼就怎樣。說到底,不管她是多有體麵的奴仆也就是奴仆而已,吳美娘與連翹雖然是外地來的親戚,但那也是實實在在的主子。她們兩個不鬆口,她也不能綁了她們去呀
吳美娘也沒有打算將人的麵子一落到底,進了院子就將這個媽媽請了進去。旁的先不論,先讓會館的人送了一壺茶來“這位媽媽且喝茶,我與我家那個還得梳洗,不然如何能去見婆母還有大哥大嫂他們呢”
這話本就是常理,那媽媽噯了一聲,然後就坐了。
這媽媽姓田,在連家大伯家裡也是他夫人的心腹,這一回派她過來也是探探吳美娘與連翹母女的虛實的。
那位連家大太太原是魏國公府中奶奶的心腹丫頭,後來出來了也是做管事娘子的,依舊在府裡聽差,心思可不一般
自家夫婿花了大量精力和物力找弟弟妹妹,甚至給他們謀出路。表麵上她一概支持,平常從不反對這些,實際上內心多多少少是有芥蒂的。畢竟那些親人是連守信的,又不是她的而花的卻是家裡的錢
連大太太其實很心煩家裡要幫助那許多親戚,那些所謂的弟弟妹妹雖然在京城已經解決了生計問題,但一旦遇到什麼問題還是會找上門來,更彆提逢年過節的,有什麼占便宜的機會總是不落人後的
將心比心,站在連大太太的位置,確實容易不舒服。
唯一能讓她自我安慰的就是連守信做事有分寸,找到這些人之後,他的幫助就是在量力而為。再加上夫妻兩人感情很是不錯,連大太太也不願因為那些事兒鬨起來。
如今最後一個弟弟的找到了,其實連大太太是鬆了口氣的,至少至此之後連守信就不會在外奔波著找人了。眼見得丈夫白頭發越來越多,本來就應該多在留在家中才是,哪能像大小夥子似的,常去做外頭奔波的差事
另外,對於之後會來京城的二奶奶與七小姐,她也有一些疑慮連守誠兄弟排行中是老二,吳美娘自然隨著叫二奶奶。連翹則是在一眾堂兄弟姐妹當中排行第七,上次連守信在嘉定的時候就給她序過齒了。
連大太太聽連守信說過,說二弟弟連守誠家家境殷實,是個不錯人家。而且在嘉定那邊有家有業,家中也有親眷,是不會在京城常住的,隻會過來陪婆婆過個年,一家人團聚一次而已。
聽到這些的時候連大太太直念佛,最怕的就是又來一個拖累
隻不過就算連守信這樣說,連大太太也有一些憂慮。說是殷實人家,誰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家呢若是那種一般的家庭,恐怕最後還是免不了上門打秋風之類。而且在京城住的久了,難保不會想要留在京城過好日子至於老家的親眷,在好日子麵前,這算什麼這天底下為了過好日子,背井離鄉的多了去了
甚至她格外注意了這家隻有一個侄女兒,而且侄女兒今年十七歲,尚未婚配
這是一個多麼合適的年紀呀要是乾脆安排在京城成親,然後順勢留下來簡直後患無窮,沒得完了
也是因為有種種擔憂,她才讓自己心腹的田媽媽過來。這是趕在所有人前頭先探一探自家這位二弟媳以及侄女兒的底,知道底細了也就好辦了,至少明白應該如何應對。真有個不好的,可以提前準備著。
田媽媽整日在連大太太身邊耳濡目染,對自家大爺那也親戚心裡是很看不上的。如今來接吳美娘與連翹,一不小心就帶出來了。
若是吳美娘與連翹本就是打秋風投奔親戚的也就罷了,哪裡會在意這些許小事兒恐怕會高高興興地跟著去呢
可偏偏她們不是不要說彆的了,就是住在連守信家,這也是吳美娘與連翹沒有考慮過的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更,稍等一下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