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本身的難度也很好理解放在現代,讓一個圈外人,組織演員,組織其他幕後,然後弄一個話劇出來s這些演員和幕後也不算是專業人士,這會有什麼後果
設身處地的想想,簡直到處都是雷點啊彆說弄出一個優秀的作品了,就算弄出一個完整的作品,保持話劇有開頭有中間有結尾,中間沒有出現演出事故,這都是燒高香了
好在這個時代、這個國家的人沒有看過話劇,所以弄出一個差不多的也就足夠了,水平要求比較低
然而儘管如此,連翹也不可能將水平無限放低,如果真的弄成那樣,她又何必為了玉梨班,為了話劇這樣費心她是因為想要做出一些成績才弄這些的,又不是為了弄這些而弄這些
就在連翹費心指導的時候,玉梨班狀態的另外一麵很好的體現了出來,那就是積極奮進。
一開始是茫然,是不適應。我們原本是唱戲的,戲曲搞的好好的,忽然讓我們弄什麼話劇,這是個什麼鬼
但好在此時的玉梨班骨乾成員已經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這些人中並沒有為了戲曲藝術而不願意妥協的人,大多數隻要保證他們吃飯的問題,他們也能將事情做下去所以說,抱著夢想做一個事業,始終不動搖,這還是非常罕見的。在後世是這樣,在這個時代更是這樣。
而度過了這段不適應期之後,新的苗頭才開始出現。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看不起話劇,主要是話劇看起來門檻很低,雖然也需要訓練台詞之類的,但這在這些戲曲人眼中,根本約等於沒有門檻。
事情開始改變,那是在日複一日的訓練中早就習慣了戲曲訓練強度的他們這才發現話劇遠遠比他們想的要複雜
想要聲音充滿感情而又顯得貼近生活,類似日常中人與人之間使用,這種完全相悖的要求已經夠為難人的了。更不要說其他瑣碎的要求,譬如聲音必須飽滿,不能大小不一,高低錯落才知道人在平常說話的時候有那麼多毛病
連翹在這種事上也不是很懂,但是大概的道理是能夠講清楚的。
“我們平常說話時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含糊不清,表達不明,但是因為聽習慣了,又或者能夠結合前後、察言觀色等等,基本上不會搞錯意思。但是演話劇不能這樣,觀眾老爺離舞台是有些遠的,要弄懂發生了什麼,很多時候就靠聽這些話。”
台詞已經這樣難了,動作表達也同樣不簡單
話劇表演常常是這樣的,需要像日常生活的舉止,但是絕不能真的是日常生活的舉止。實際上那些動作往往需要比日常誇張一些、情感更加外放一些。
這也是由話劇藝術表現形式所決定的,舞台隻有那麼大,觀眾離的那麼遠,又不能像電視電影一樣拉近景鏡頭。很多表達電影、電視都要求細微,應為太明顯了後就會顯得誇張、過火而在話劇中就不一樣了,就要求誇張一些、放大一些。
有一個話劇演員的要求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話劇演員要求臉大一些,這簡直和電視電影要求的小臉美人背道而馳了但是話劇就是這樣要求了,臉太小了,觀眾就更看不清了
所以這些戲曲演員們,他們入了話劇的坑,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表演的問題上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在他們之前這個國家可沒有什麼話劇演員而參考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呢這有一些作用,但依舊不夠
至於說戲曲本身也有表現動作e,這恐怕又超過了話劇的誇張,總之要在這種誇張和日常中尋找一個平衡,這很難
等到了解話劇的艱難,以及在排練中漸漸明白話劇帶給觀眾的審美體驗和戲曲是完全不一樣的後,積極奮進的情緒產生了。
話劇更接近日常生活,更容易讓觀眾投入進去,他們作為從業者當然佷容易看出這些。雖然不確定擁有這些話劇就能成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已經很接近成功了至少有成功的資本。
這些玉梨班的成員,雖然絕大多數都是鹹魚,不是鹹魚也不能容忍連翹完全推翻戲曲,弄出來個話劇讓他們演。但是,即便是鹹魚也是有夢想的如果有機會乾出一番事業,誰都會有興趣。
而現在,就等於是連翹將機會擺在了這些人麵前。隻要不是傻的,肯定會伸手抓住這個機會的。
這個共識產生之後,積極奮進的狀態就徹底起來了。連翹也很滿意這個,畢竟這些人如果真的要消極怠工,她也沒什麼好辦法。現在他們積極認真做事,總比之前排斥抵製更加有效率,也更可能帶來成功
“小姐,已經到了”馬車一停下,春兒就提醒連翹,打斷了連翹的沉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