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讀者與作者之間有著更緊密的連結,這是後世的人不太能夠理解的。在連翹寫網文的那個時代,能在文下留言的,就算是很捧場的了。而絕大多數都是默默地看完,然後默默地潛水而已。
至於說因為看了還特意給原作者寫信之類的,這種事情也就是偶爾說說而已,譬如說給作者寄刀片啥的,2
不過,如果時間往前推進幾十年,那個大眾娛樂並不太多,電視保有率低的可憐,城市居民一年也難得看幾場電影的時代。在那個時候的文字工作者們,無論是作家,還是詩歌、散文作家,他們都是有著很多擁躉的
這些忠實的讀者不僅僅是默默喜歡,還會非常熱情地寫信有條件的,排除萬難跨越大半個國家麵基,這種事也不是沒有呢
而這個時代,大眾娛樂比起那個年代也是多有不如的。讀、看戲,這算是市井階層最常見的娛樂活動了。而相比起一次隻能滿足一個場子觀眾的戲曲,的影響力更廣
由此,讀者們對作者有著更強烈的熱情,這也就可以理解了。
平常給連翹送禮物的多了去了隻不過一般人不知道她住在哪裡,禮物都是寄到她所在的報館。以前是王三吳報館去,現在在京津報館拿這個白茶寄到了家中,這是因為這個福建的讀者算是連翹在福建的粉絲頭子,平常也是有通信往來的那種
當作者的,特彆是知名作者,誰還沒有一兩個可以送禮物的讀者啊連翹這樣一說,大家並不因為她的炫耀生氣,反而一個個笑了起來。
大家喝喝茶,說說笑笑的。宋誌平特彆注意到了連翹神色間有一些疲憊,便道“最近沒有休息好是在忙碌什麼麼”
連翹隨口道“忙一點兒副業話說現在大家做副業的多麼你和白先生就做了一份報紙是”
宋誌平和白明星的報紙已經弄出來了,現在看來表現還不錯。想要成為大賣特賣的那種報紙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已經能賺錢了,從生意的角度來說,這是成功的。
白明星對這方麵比較健談,拉著連翹說了幾句辦報紙的心得。等到說的差不多了,才聽到宋誌平補問了一句“是什麼副業”
連翹波動了一下茶杯邊緣,唔了一聲,大概組織了一下語言“其實也沒有什麼的,去歲的時候托付梁先生給我買了一個戲班子,我如今正研究一種新戲。眼看著出了一些成效就是這方麵的事情。”
這個時代對於戲曲來說,完全是百花齊放的時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戲種。而這些地方戲班子中稍有實力的就會想要去大城市發展,如京城,作為帝都,作為全國權貴最多的地方,這就很合適。
而在這個地方,與其他地方戲種相護交融,取長補短,原本的戲種有所改進,甚至會出現新的、結合了原本多種戲種長處的戲種
連翹說想要搞個新戲,這不算是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但同時也讓人頗覺荒誕。
要知道絕大多數戲種的取長補短和相互融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有一些優秀戲劇人才主動去做這件事,加速了過程。也有一些是時間的作用,完全就是磨合、接觸的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發生了變化。
不管怎麼說,奔著弄出一種新戲的方法去搞戲班子。這種事乍一聽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仔細想想就知道了,簡直到處都是槽點啊
話說一個戲種,哪怕是再簡單的一個,都有自己的規矩。想要弄出一個新戲種,工作量何其龐大這往往是無數人花費幾代時光才能完成的。連翹現在說乾就乾,時間也沒有過去多久然後就說有一定成果了稍微懂一些的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這還是連翹平常做事情比較靠譜,也沒有吹牛的前科。不然的話,換成其他人,恐怕就妥妥地被懷疑是在放衛星了。
梁百歲回憶連翹托自己幫忙買下的玉梨班,死活不覺得那個戲班子有什麼特彆的地方,最終隻能茫然問道“那個戲班子連小姐你是用了什麼特殊的法子嗎弄新戲我是想不出來的。”
白明星對這種玩樂的熱鬨事兒最感興趣,立刻道“是什麼新戲難不成是在蘇戲上頭改的這也說得過去,那個玉梨班好似是你老家蘇州的班子又有你這個蘇州老板坐鎮,這倒是容易很多”
連翹笑著抿抿嘴“這和蘇戲可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我也不會說,我要給所有人一個驚喜提前說了就沒有那樣的驚人了等過一陣新戲上演了,你們可要去捧場啊”
這是小事而已,既然連翹說了,大家自然沒有推辭的。同時心中好奇更盛了到底是什麼新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