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就著這個話轉移話題道“說起來如今風氣漸開,女子的日子可比前朝好多了,頗有一些回複古風的意思。可見世道漸好,有了上古賢君在位時的氣度呢”
這聽起來有點讓連翹這個現代人懵逼,但其實是這些年一個逐漸受到認可的說法。大概是糾結於傳統的士人老爺們發現自己是無法改變女性越來越有發言權的現狀了,隻能拚命給這件事找理由。
沒辦法,古人是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觀的。特彆是士人,他們終生的奮鬥目標就是讓這個世界更好,最好恢複三代之治,回到上古賢君統治時的光景。
所謂三代之治就是堯舜禹的時候根據那個時候留下來的文獻可以知道,那接近於士人的理想,人們的生活和現代時仿佛,幸福指數極高
隻不過這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堯舜禹時期治理的土地、民眾很少,相較於後來堪稱是小國寡民。這種情況下想要治理,想要達到一定水平地治理,相對而言容易很多具體可以參考古代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
按照道理來說,這些年廣大老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這應該是接近士人的夢想了吧。然而這種時候女子話語權越來越大,這就不太妙了這裡有一個明顯的因果關係,世道越來越好,越來越接近理想,那麼社會的方方麵麵都應該在走上坡路才對。
那麼這個時候女性話語權上升,如果這不是意見好事,那豈不是說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大家現在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為了證明之前的努力沒有錯,大家的確是走在正確的路上的,他們隻能接受女性話語權上升這件事。
隻是前麵已經禁錮女性那麼久了,現在忽然說女性地位上升才是對的,總有一種自打臉的感覺。對此,士人老爺們引經據典,最終考據到上古賢君時期,那時候的女性地位就很高,如今這也算是複古了。
連翹聽到唐宋這樣說,忍不住笑了起來“哪裡就是那回事兒了說到底事情其實很簡單,不過是女子更有用了而已”
連翹上輩子是上過曆史課的,對於這個典故當然清清楚楚。
“上古時候農事不強,女子紡織、采集,包攬家中很多事務。家國之中男女無分高低,男子憑什麼對女子大小聲”連翹反問。
沒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男人憑什麼支配女人,在女人的貢獻和男人一樣大的時候。或許有些人會將其歸到神明的旨意,女人就是生來低下雲雲,但是女人也不是傻子,最初產生這種思想的時候女人怎麼可能接受
所以說到底是經濟等方麵作用的下降與上升,最終造就了這個局麵。
古代的人沒有所謂父係氏族公社時期,母係氏族公社時期這種。連翹想了想,隻能用一些現有的理論為支撐道“你們知道的,幾十年前西夷人在比南洋還要南邊的多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大島也不能說是大島,應該說是比較小的大洲。”
其實就是大洋洲。
“上麵生活著很多土人。”連翹介紹道。隨著她的講述,大家大概知道了一點情況。
連翹其實是了當時的船長日誌。她解釋了一下土人應該就是華夏人、西夷人的前身,最開始大家都是不開化的土人,隻不過後來漸漸發展起來了而已。
而南邊的那個大洲因為孤懸海外,無法與其他的大洲交流,因為種種意外,和其他大洲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沒有進入文明社會。
實際上這很正常,人類文明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偶然在於,如果沒有一開始的巧合事件讓人類進入文明進程,那麼耽誤了個幾百上千年算什麼呢都知道具有現代意義上的人類,這個曆史是用萬年做單位的。
實際上,已經熟知的亞洲和歐洲在現代人類誕生了上百萬年之後才進入文明社會,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那麼,中間一個偏差,提前或者推遲文明進程上千年,這很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
所以看到這個大洲上的土人生活情況大概就能看到以前的社會是什麼樣子了。
其實不隻是大洋洲上的土人有參照意義,南洋很多島嶼上有土人,東邊的美洲上麵同樣有土人。因為彼此隔絕的關係,這些土人甚至處在不同的發展時期。
“最早的時候人們根本沒有農耕,隻不過是采集和狩獵而已,相比起狩獵不穩定,采集重要多了,再加上女子具有生育的能力這個時候是女人說了算的那個時代人們隻知其母,不知其父,一個氏族往往團結在女性周圍。”
“再後來耕種重要起來了,男子在耕種上麵更具有優勢”連翹兩手一攤,解釋了男子為什麼會在之後占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