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世界的麵貌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發現世界,也發現自身。其中發現世界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發現未知世界,另一個是發現已知世界。
未知世界並不難理解,就是新大陸而已。而已知世界就很有意思了,這指的是過去為人所知,但因為交通條件限製,所以並不算了解的地方。比如說,對於華夏來說,知道周圍有零零散散的小國,這些國家有藩屬國,也有非藩屬國。
而在這一圈稍微熟悉的國家之外,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國家其實就是歐洲、非洲的國家和地區。
而對於歐洲國家來說,華夏也是一個很陌生的國家。雖然這個世界沒有海禁,但受限於航海業的孱弱,遙遠國家想要真正交流,這始終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就是這些年,航海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造船術不斷成熟、一條條成熟航線被發現。
這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而相互交流的大門一旦打開,很多事情就發生變化了這種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麵,戰爭與和平
在大航海的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說白了,大家都想要更加豐饒的土地,更多的財富,更多的人口。而這些東西大家都想要的時候,戰爭就無法避免了。當然,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地理位置相隔太遠的話,兩個國家是很難爆發大規模戰鬥的。
而華夏,在過去幾千年的演變當中,奠定了地區霸主的地位。或許偶爾有周邊小國不恭敬,但真要說敢於挑戰華夏霸主地位的國家和勢力,那是不存在的。
歐羅巴就不一樣了,自古以來的傳統讓這片大地無法真正統一,到了如今是多個國家林立。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擰成一股繩了,就算是一個真正的領頭羊都沒辦法誕生
也就是說,歐羅巴內部自己還有一腦門子官司要解決,就算是想和遠方的華夏帝國爭奪一些什麼,也是有心無力。
而除了華夏和歐羅巴以外,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程度、武力都有相當的不足,更不用提。
所以,到如今,局麵上大概就是華夏和歐羅巴一些尋求殖民地的國家有著這樣那樣的小摩擦。但是這些小摩擦就是戰爭的體現之一至於大型的戰爭,更多出現在歐羅巴諸國內部。
他們國家相鄰,爭奪殖民地上麵利益衝突也更大華夏在這個時代雖然也有殖民地的需求,但因為國家傳統就是對外國不太關注,所以所謂殖民地也就是周邊而已。至於遠在萬裡之外的美洲、大洋洲,對此有興趣的人不多,最多就是有人以做生意的方式去到這些地方。
說實在的,連翹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些可惜。有些陣地你不去占領,彆人就會去。現在的美洲是多好開發的地方啊然而這也就是她想想而已。之所以誕生現在的情形,這是由國家傳統決定的
在這片傲慢的大地上,人們習慣了隻關注自身,對華夏以外的地方沒有太大的想法。臨近的地區還算好,能夠直接經營,反哺本土也更加看得見。至於說經營遙遠海外的一塊飛地抱歉,真沒什麼興趣。
連翹並不覺得自己呼籲去經營美洲能有什麼效果,大家根本不鳥這個好麼實際上,就連翹所知的,不是沒有這個時代見識高遠者,他們也提出應該加入海外殖民地的爭奪,隻不過他們的觀點根本不受重視。
在連翹看來,想要讓彆人重視這個觀點,除非當初她穿越的時候成為皇帝,或者成為政壇非常重要的人物。這樣一來,哪怕是不符合大家常識的想法,也能夠依靠權力推行下去。
隻可惜,她不是。
不過她也沒有太大的緊迫心推行這個現在的華夏對外開放,科學知識體係也師夷長技逐漸建立起來,新發明不斷湧現,眼看著就要進入工業革命的樣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國家肯定不會走上她那個世界的老路,在悠久曆史上增添一段黑暗時期。
說她沒有野心也好,反正沒有這方麵的壓力,她也就徹底放飛了自我,這種和家國天下有關的事情,能做當然就去做,但不能做也就沒有了強求。
這是戰爭方麵的事情,而和平方麵,更加體現歐羅巴和華夏這樣相隔遙遠的國家。
現在越發繁盛的中外貿易就是和平的產物之一。
從一開始,彼此之間的生意集中在官方,貨物也就是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寥寥幾樣。到現在民間往來超過官方,貨物更是無所不包,其實也沒有經過多少年
也是因為和華夏交易讓很多歐羅巴商人變得豪富,華夏黃金之國的美譽在歐羅巴越傳越久。這些先富有起來的商人成為真正的致富榜樣,引來更多的歐羅巴商人參與到這場貿易盛宴中。
到現在為止,對於歐羅巴,至少歐羅巴各個國家的上流社會,華夏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國家了他們大多數用著這個國家的絲綢、瓷器,喝著這個國家的茶,另外,還有很多這個國家的貨物輸入,豐富著貴族和大商人的生活。
這其中要包括一樣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東西華夏,這個東西在近十年內風靡了歐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