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將太子手書予朕一觀!”
劉備頗有些急不可耐的說道。
那內官聞言,當即將太子手書雙手遞到劉備麵前。
拿在麵前,劉備仔細端詳起來了。
片刻之後,劉備臉上露出大喜之色。
“哈哈哈~”
隻見他先是大笑兩聲,接著對諸葛亮與法正說道:“北伐的時機,可能真的要到了!”
北伐的時機?
諸葛亮與法正對視一眼,心中都有疑惑之色。
這陛下看完了殿下的手書之後,怎麼這北伐之機就有了?
難道一份手書之中,裡麵的內容如此勁爆?
劉備看出了法正與諸葛亮臉上的疑惑之色,當即將手上的手書遞過去,說道:“諸位一觀,便清楚了。”
諸葛亮與法正將信將疑,但還是將那手書拿起來細細端詳起來了。
看了片刻之後,諸葛亮說道:“若以殿下之計,或許還真有北伐之計。”
法正也是在一邊點頭。
“此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若用此計,或許真有可能!”
“不過.”
在最初的開心之後,諸葛亮的眉頭忽而又緊皺起來了。
“殿下此計,若是能成,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成功的可能,卻是不高,而且其中的操作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法正回味片刻,也是在一邊點頭,說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此計雖好,但魏國不一定會上當,而吳國若是不堪挑逗,與我大漢攻伐,卻是弄巧成拙了,況即便是魏軍南征,關中還是有近十萬大軍,駐守於此,三個月內平定關中,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雖然在關中的十萬大軍之中,隻有一半是戰兵,其餘的要麼是輔兵,要麼是州郡兵,戰鬥力堪憂。
但是,那畢竟也是十萬大軍。
“即便是我大漢調動成都、閬中、漢中之兵,合起來也不過是四萬人左右,本就不是優勢兵力,還要在三個月之內平定關中,這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啊!”
聞言,劉備臉上的笑容,也是漸漸消失了。
便是將魏軍主力調到南邊去了,這關中的十萬大軍,也不是他能對付的。
這.
這興複漢室的大業,怎麼這麼困難?
見到劉備失望的模樣,諸葛亮在一邊說道:“現如今我大漢本就是以弱擊強,弱並非不能勝強。若國力不如魏國,便不能興兵事,那陛下興複漢室之大誌,如何能實現?”
魏國占據中原之地,人多眾多,土地遼闊,人才無數。
便是如今的大漢占據了荊州、益州二地,那也是不如魏國的。
但不如魏國,便就不能擊敗魏國?
當然不是這樣了。
劉備馬上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當即拍手說道:“《道德經》有言:弱,能勝強;柔,可克剛;靜;能製動!我大漢國力雖不如魏國,但其他地方,卻是比魏國要強大得多。”
諸葛亮在一邊附和道:“北伐魏國,奪下關中,還於舊都,並非是不可能。高皇帝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陛下是知道的。漢高祖智慧更高,項羽雖然強大,最終還是被擊敗。由此觀之,北伐魏國,是有成功的可能的。臣下有十勝十敗之論!”
十勝十敗?
劉備當即倒吸了一口冷氣,詢問道:“哪十勝十敗?”
諸葛亮當即侃侃而談,說道:“其一,陛下乃漢室血脈,我大漢乃是漢室正統,民心之所向;陛下順應自然,這天下何愁不得,關中何愁不下?這是第一條,道勝。”
“其二,曹丕表麵上寬宏大量而內心則多忌憚,對所用之人也多有懷疑;而陛下表麵看上去平易簡單,內心卻機明,用人不疑,隻要有才就大膽使用他,不分親疏遠近,這是第二條,度勝。”
“其三,曹丕喜歡虛張聲勢,用兵不得要領;而陛下領兵多年,遠甚於曹丕,並且太子神武異常,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我軍都信任陛下與殿下,敵人都懼怕我大漢天兵,這是第三條,武勝。”
“其四,魏國人才雖多,但卻不能儘其才,君主不能遠謀,便是有計策下來,也無法當即施用;而我大漢有了計策立刻就執行,而且能應變無窮,這是第四條,謀勝。”
“其五,如今魏國在明,吳國為餌,我大漢在暗處,以奇計襲之,魏國定然不能防,這是第五條,局勝!”
“其六,關中魏國兵卒雖多,但是多為蠻夷,便是漢民,也心向陛下,無心侍奉偽魏,且有曹丕之弟曹彰收買人心,關中兵卒雖多,然我大漢大軍所至,必然摧枯拉朽,三月破關中,並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這是第六條,明勝!”
諸葛亮這一張嘴一開口,當真是口吐銀河,這話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便是在一邊的法正,臉上都露出佩服之色。
論起這嘴皮子的功夫,十個法正都不如一個諸葛孔明。
不愧是在江東朝堂上舌戰群儒的人,人的名,樹的影,不是空穴來風啊!
十勝十敗說完之後,劉備心中的信心便更足了。
“以孔明的意思,現在便可以準備北伐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是要準備,但是不能明麵上準備。”
不能明麵上準備?
偷偷的來?
劉備詫異。
但是這如何能偷偷的來?
若是要準備北伐,調動大軍,籌集糧草,準備馬匹草料,裝備甲胄弓矢.
這個動靜絕對是小不了的。
“殿下既然要演戲,那我們自然也要配合著來。”
配合?
劉備說道:“如何配合?”
諸葛亮嗬嗬一笑,說道:“關中有魏軍十萬,那還是太多了,如何讓魏國以為,關中無有危險,這關中的重兵,自然也就會調走了。”
十萬人,即便不是十萬戰兵,對於北伐的漢軍來說,還是太多了。
若是能夠讓魏國調走一些,這自然是最好的了。
畢竟十萬大軍,對於關中來說也是供養不起的。
需要司隸、青州、豫州等地支援糧草。
若是關中無憂,魏國肯定是想要將這一部分多餘的兵力調到南麵來,征討臧霸的。
“隻是.魏國如何會覺得關中沒有危險?難道要將魏延召回來?”
魏延如今為漢中都督,在漢中屯田練兵,搞得有聲有色的。
間軍司亦是在關中多有活動,搞出了不少事情。
“召回魏延,太過於明顯了,曹丕必猶疑之。臣下之計,陛下大可佯裝病重,至於調動士卒糧草,便是為了修繕皇陵之用,這是最好,也是最合適的打消魏國疑慮的辦法。”
在漢太子劉禪到了江陵之後,成都的劉備病重。
誰來北伐?
根本沒有人能北伐。
那關中豈不是無憂了?
至於調動兵甲,征用糧草?
那也很好解釋。
皇帝即將大行,而皇陵還沒有建成,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皇帝的規格將皇陵建起來,這自然是要動員許多人力物力的了。
征用了幾萬人,那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修建皇陵?”
劉備馬上便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修建皇陵需要人力物力,可以掩蓋北伐前期準備的風聲。
另外
他身體不適,已經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了。
魏國那邊,早就知道了。
聽到他快要嗝屁的消息,曹丕必定不會懷疑。
“此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