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的眉頭緊鎖,他在思考,在尋找解決之道。
突然,他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他決定召開一次朝會,與手下的文臣武將們商量這個計劃。
朝會上,劉禪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他提出,通過實行一係列的政策,鼓勵世家大族主動將藏匿的人口釋放出來。
同時,對於那些願意歸順的山間匪患,也給予一定的寬恕和招安。
這個計劃一經提出,劉禪的話語仿佛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
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各自懷揣著不同的心思。
支持者們眼中閃爍著光芒,他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其中一位年長的文臣,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正是涿郡劉氏的族長,他站出身來,拱手向劉禪說道:“陛下此計大妙!既彰顯了我大漢的寬宏大量,又能有效地解決人口問題,實乃一舉兩得之策。臣願全力配合,確保此計順利實施。”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對劉禪計劃的信心。
如今涿郡劉氏乃是帝族,他們如何會不支持劉禪呢?
然而,反對的聲音也不絕於耳。
一位身著華麗服飾的年輕貴族,麵帶憂慮之色,此人正是範陽盧氏出身,他站出列來,語氣中帶著一絲質疑:“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世家大族曆經多年積累,方有今日之基業。若貿然讓他們釋放人口,恐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彈,甚至可能激起新的動蕩。還請陛下三思。”
他的言辭懇切,顯然對世家的利益十分關切。
朝堂之上,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烈的對流。
劉禪靜靜地聽著,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每一個人的心思。
這個計劃要想實施,必須克服重重阻力,但他也堅信,隻有這樣做,才能讓幽州真正安定下來。
“諸位愛卿,朕明白你們的擔憂。”劉禪緩緩開口,他的聲音不高,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但朕也清楚,幽州的安定,關乎我大漢的未來。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就放棄了這個機會。世家大族的確有其難處,但朕相信,隻要我們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他們一定會理解我們的苦心。”
說到這裡,劉禪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他掃視著朝堂上的每一個人,仿佛要將自己的信念傳遞給他們:“而且,朕也絕非不顧及世家的利益。在實施這個計劃的同時,我們會給予世家一定的補償和優惠政策,確保他們的利益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至於那些山間匪患,朕更是早有計策,定能將其一一平定。”
劉禪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和決心,他的態度也感染了朝堂上的大臣們。
原本持反對意見的人,也開始動搖起來,他們開始思考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以及自己在這個計劃中的角色。
這時,又有一位老臣站了出來,他聲音沙啞但堅定地說道:“陛下,臣原本也有諸多疑慮,但聽陛下如此一說,臣覺得此計可行。隻要我們能夠妥善處理好世家的利益,同時堅決打擊那些匪患,幽州定能迎來真正的安定。”
隨著這位老臣的表態,越來越多的朝臣開始支持劉禪的計劃。
他們紛紛表示願意全力配合,共同為幽州的未來努力。
劉禪看著朝堂上這一幕,心中暗自滿意。
這個計劃雖然充滿了挑戰,但隻要有大家的支持,就一定能夠成功。
“不要看這些世家說什麼,而是要看他們做什麼。”
劉禪的話語在朝堂上回蕩,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世家大族表麵上的恭順與內心的狡黠,往往並存。
因此,他決定以行動來檢驗世家的誠意。
在劉禪的強勢推動下,涿郡劉氏率先響應,歸還了三千戶百姓。
這一舉動,無疑在幽州掀起了軒然大波。
大漢天子當即嘉獎,任命涿郡劉氏子弟分彆擔任涿郡郡守、代郡郡尉和廣陽縣令。
這樣的封賞,不僅彰顯了劉禪對涿郡劉氏的信任與重用,更向其他世家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隻要你們願意配合,好處自然少不了。
有了涿郡劉氏的帶頭,其他世家紛紛跟進,他們或主動歸還百姓,或請求劉禪派遣官員協助清查人口。
劉禪也不吝嗇官爵封賞,對於表現積極的世家,都給予了相應的回報。
一時間,幽州登記造冊的百姓數量激增,社會秩序也逐漸恢複。
然而,在這股歸順的潮流中,也有世家選擇了頑抗。
範陽盧氏,便是其中的代表。
他們自詡經學傳家,中古名門,對於劉禪的詔令隻是敷衍了事,居然隻遣送回百姓百人而已。
這樣的態度,無疑是對劉禪權威的挑釁。
劉禪對他們的敷衍了事感到憤怒,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冷光,仿佛能凍結一切。
“範陽盧氏,你們這是自尋死路!”
他心中暗道,隨即下令讓間軍司搜羅範陽盧氏的罪證。
間軍司的探子們如同幽靈一般,悄無聲息地潛入範陽盧氏的領地。
他們搜集證據,調查民情,很快就將範陽盧氏的十宗罪一一查清。
這些罪證,包括欺壓百姓、私藏兵器、抗拒朝廷詔令等,每一項都足以讓範陽盧氏萬劫不複。
沒辦法,在這個時代的世家,身上就沒有一個是乾淨的。
當大軍壓境,攻破範陽盧氏的塢堡時,盧氏族長盧淵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他跪在劉禪麵前,涕淚橫流,請求寬恕。
然而,劉禪的眼中隻有冷漠與決絕。“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他冷冷地說道,隨即下令滅其宗祠,殺其族人,奴其族女。
這一場殘酷的懲罰,讓範陽盧氏徹底覆滅。
隻有幾個偏支,劉禪看在盧植的麵子上,這才放他們一條生路。
殺了數百人,劉禪的心中並沒有絲毫的波瀾。
他知道,這是為了幽州的未來,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
他必須這樣做,才能震懾其他世家,讓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
果然,在範陽盧氏的下場麵前,其餘士族紛紛膽寒。
他們不敢再敷衍了事,而是紛紛送出塢堡中的部分百姓,以求自保。
一時之間,幽州登記造冊的百姓人口竟然達到了六十萬之多。
這個數字意味著幽州的實力大增,也意味著劉禪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劉禪並沒有因此而滿足。
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他去做。
上山為匪的百姓,依然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他們雖然是被迫落草為寇,但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可能會成為新的動蕩的源頭。
而他也已經接到間軍司消息。
他的老朋友,司馬懿,像是跟屁蟲一般,此番又跟過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