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出一個盛唐!
“大人為何留楊崇本一命?”回廓州的路上,符彥超問道。
李存審望著皚皚雪山,卻並沒有言語。
符彥卿道“楊崇本不能殺,至少不能被大人所殺,我等平叛,本就是無詔而行,若殺楊氏,非但無功,反而有過,朝廷會以為我父子是下一個楊氏。”
李存審有九個兒子,長子符彥超、二子符彥饒、三子符彥圖皆有將才,勇武善戰,四子符彥卿出身軍旅卻腹有文韜,其餘諸子,或文或武,皆有才乾。
而曆史上符彥卿的三個女兒,分彆嫁予柴榮、趙二。
李存審緬懷李克用之恩,仍沿姓李,但諸子皆改回舊姓。
此番出任西南招討使,李存審特意向樞密院請求調任符彥超、符彥卿至麾下。
“四郎所言甚是,我等在朝中並無根基,一切都需小心行事,不可落人把柄。”李存審對符彥卿一直另眼相看。
符彥卿道“聖人以進伐高原之大功待楊崇本,可惜楊崇本無此膽略,縮首鬆維,自以為可成封疆之事,卻不知聖人雄才大略,遠超前代帝王,豈會容忍他割據一方?楊氏不取之富貴,當為我家所取!”
符彥超也笑道“吐蕃一盤散沙,怎敵我大唐鐵騎甲士?”
李存審嗬斥道“休得胡言,你等當謹言慎行,忠心為國,不得再複河東之舊態,楊氏殷鑒不遠。雄鷹搏兔亦用全力,吐蕃雖衰,但仍有天時地利,昔年薛仁貴縱橫無敵,大非川一敗,十萬大軍淪喪,吐蕃無人能製,爾等從軍多年,不可輕敵。”
符彥超、符彥卿拱手稱是。
“大唐正是用人之際,聖人胸襟亦遠超前代,爾等當勉之。”李存審望著兩個兒子,不免多了幾分感慨。
李存勖雖是雄主,但也是雄猜之人,繼位以來,李存審的日子便一直不好過。
若非鎮州一戰,連損四員大將,李存審可能永無出頭之日。
而現在一切都過去了,皇帝委以西南之事,李存審嘴上不說,心中卻是無比感激的。
名將如名劍,最怕蒙塵。
回到廓州,李存審在符彥卿的輔助下,寫了一封請罪書,詳細闡明出兵鬆州的原由,並委婉提出西南之事,不應多路進攻,空耗糧資,而是直取邏些,一戰滅張行瑾、陸論藏,揚大唐國威於高原,號令四方城邦,臣者賞之,不臣者伐之,若寸土相爭,則遷延時日,一旦天時不利,高原降雪,張行瑾卡住地利,大軍進退維穀。
李存審的信幾乎與楊氏家眷同時入京。
鬆州兵變之事,引起了朝堂的深度關注,更引起了巨大爭論。
朝臣們對楊氏父子深惡痛絕,但對李存審也沒什麼好臉色。
覺得是一丘之貉。
李存審未得皇帝、樞密院、兵部調令,悍然出兵鬆州,簡直是膽大妄為。
最後是李曄力排眾議,認定李存審有功,才壓下這場爭論。
鬆維的地形比蜀中還要險峻,很多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楊崇本經營多年,真割據了,大唐要花多少代價打下來?
當年一座維州,吐蕃前後花了二十年,以女子嫁入維州,培養帶路黨,安史之亂,大唐全麵內卷,吐蕃才攻破此城。
後世乾隆大小金川之戰,川西一隅,彈丸之地數萬人口,滿清投入近六十萬人力、七千萬帑幣!
如果楊崇本割據成功了,會牽扯大唐攻略高原的步伐。
僅憑這些,李存審就有大功!
至於未得詔令,私自攻伐州縣,也是要分情況的。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按部就班,還是名將嗎?
等樞密院、兵部調令堪合下來,再聚兵、運送糧草,估計楊崇本就把鬆維打造成鐵桶了。
當然,這也並不能怪朝臣們針對邊境將領。
中晚唐以來,武人們留下的惡劣形象不是一朝能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