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出一個盛唐!
春天來了,萬物複蘇,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空氣中彌漫著蠢蠢欲動的氣息。
一萬徐州軍的到來,令平安京的兵力大為充足。
劉知俊目光望向加賀的平良持。
倭國之內,敢與大唐作對的隻剩下此人。
劉知俊不大看的上倭土,一個外州而已,也沒那個心思治理,心中還覺得皇帝小氣。
但他的族子劉嗣彬,以及劉氏宗族大感興趣。
世襲罔替、為所欲為的誘惑還是很大的。
“滅平良持,倭國之事定矣!”春天的氣息,讓劉知俊也不禁想念在長安養的十幾房小妾。
倭女實在不合他的口味。
一個個不剃眉就是黑牙白麵,弄得像個鬼一樣。
一看到她們,頓時就沒了興趣。
有個封地也好,這些年劉知俊到處打仗,也沒耽誤為大唐繁衍下一代,精耕細作,兒子都生了十七個,女兒十一個。
堪稱諸將之最。
不過成器的卻很少,劉知俊一輩子在刀尖上滾來滾去,再也不想子嗣們也經曆這種痛苦,兒子多從文,一心考取功名,不過大唐的科舉難度太高,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三年一考,最多招兩百人,大部分時候隻有百來個名額。
大概老劉家祖墳就燒過這把香,十幾個兒子,一個考中的都沒有。
連長安城中公認的大老粗辛四郎,二子辛明通都中了個進士,傳為長安城中怪談。
劉知俊貴為許國公、左威衛大將軍,頓時臉上沒光。
隻有三子劉嗣勳、七子劉嗣遠繼承幾分武勇,前些年從尚學出來,分到廣南、雲南為都將,算是子承父業。
考不上就考不上吧。
李曄為了體恤他們這些功臣,子弟還可以直接進入宣教司。
不過吃苦是肯定的,不是所有功勳二代能受得了的。
至少劉知俊的幾個文人兒子,都不願離開長安的聲色犬馬,去邊地體驗寒風苦雨。
這也給了寒門子弟平民子弟上升的空間。
“去年一個冬天至今,將近四個月沒有戰事,倭人必有輕慢之心,我軍以雷霆之勢猝攻之,倭人必敗!”徐溫淡淡的話音打斷了劉知俊的思緒。
嚴格說起來,兩人還是老鄉,都是徐州人,也都因唐末大亂流離失所。
“今我軍有三萬之眾,正可一鼓而擒殺平良持,了卻倭事。”劉知俊道。
兩人雖然達成了共識。
現在不打,馬上就要換防了,天策右軍開始陸續回內地。
臨走之前,劉知俊不介意在給倭人一個深刻教訓。
自從唐軍在倭土展現出無敵的態勢,倭人們的心態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崇拜強者也是其本性之一。
很多聰明倭人開始為唐軍效力。
平良持新組建的幕府龍蛇混雜,處處漏風,又靠安京,不知混了多少細作。
一舉一動都在劉知俊的眼皮子底下。
攝津一戰,不僅破了倭人軍勢,也滅了倭人的心氣,連醍醐倭王都被生擒了。
達官貴人多歿於戰火。
倭人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
不僅僅是土地被侵奪。
倭島雖孤懸海外,但到底是處在華夏文明圈中,儒法佛門對其有深遠影響。
倭國佛門算是最先倒向大唐的一批勢力。
能在倭國當和尚的都不是普通人,至少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而文化,都是傳承自大唐。
醍醐倭王被擒,倭國形同滅國了。
剩下的不過是孤魂野鬼。
當初的藤原忠平都沒能擋住大唐,現在的平良持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