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曾經唐武廟十哲之中的白起、吳起,則為殿外諸將之首,未入十哲之列!
曾經的十哲之中,少了張良、白起、吳起三人,多了管仲、範蠡和郭子儀!
此刻,散發著點點光芒的,赫然是……十哲西側之首:田穰苴!
見到這位先賢的石像被點亮,薑塵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世人多置喙諸葛亮是否有成為十哲的資格,卻從無人懷疑田穰苴有沒有資格。
原因來自,世人熟悉諸葛亮,卻對田穰苴知之甚少,跟談戀愛一樣,同樣是女神,一個是和你從小玩到大的,你自然清楚她也會拉屎,但另一個你沒見過,沒了解過,自然就認為對方放屁也是香香的~
作為薑太公之後,在兵家之道上,起到了上承薑尚,下啟孫武的作用,雖然一生隻打過一場仗,但卻著有兵書《司馬法》傳於後世。
田穰苴,完全符合入選武廟十哲的標準。
說起這個標準,古人講究三不朽,有一句古話叫做: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田穰苴的軍事智慧和《司馬法》的傳承價值,無愧於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麵的殊榮!
說實話,在薑塵看到是田穰苴的石像被點亮時,他也透露出刹那清澈的愚蠢。
因為,他對這位大佬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主要是這位大佬實在沒多少戰績!
但這時,他發現了【武廟】的另一個作用!
你不懂,不要緊,武廟帶你去看一看曆史長河,領略一下名將的起起落落!
如那日融合【武廟】模板時一樣,田穰苴的石像上,也將一段影像資料,傳達給了薑塵,讓他第一次認認真真地了解了這位大佬!
在他的身上,薑塵看到了很多他所熟悉的後世兵家名人的影子!
出身如鄧艾,田穰苴為齊國望族田氏的旁支,就如鄧艾屬於漢末南陽鄧氏的旁支一樣,算得上是寒門子弟了!
治軍如孫武,和孫武吳宮教戰一樣,以殺君主寵臣/愛妾立威!
經曆如韓信,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官,被晏殊力薦做到齊國大司馬,和蕭何月下追韓信何其相似
治國如諸葛亮,文武全才,內修政事,外統軍事,對抗兩國!
結局如白起、吳起,為君主猜忌,最終發疾而死!
後代如司馬家,竊取原本的君主國家,掌控政權長達三百餘年,田氏代齊亦如三馬食槽!
其著作《司馬法》,也和《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並稱為“武經七書”!
而關於他的事跡,有一句名言可謂是耳熟能詳,這句話為: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這句話,後世其實是閹割了,因為他的原話是: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
這句話出自他不顧君主命令,殺死寵臣·莊賈立威之後所說,當時齊國麵臨大戰,他臨危受命,非常時期,采取了非常手段。
而在後世,這樣一句大逆不道的話,統兵的將領自然是不敢說的,所以成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凡是說這句話的,無不是在效仿田穰苴,也就是司馬穰苴!
與其說司馬穰苴身上有許多後人的影子,倒不如說,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包括,和他同為田氏後代的孫武,有野史稱,司馬穰苴就是孫武的叔叔,隻是這一說法並未被認同,但說司馬穰苴是孫武的長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孫武的孫姓是賜姓,本姓田~)
薑塵意外點亮了他的石像,一開始以為隻是觸發某些小的事件,可以獲得某些獎勵!
此刻消化完了這位大佬的信息後,查看到具體情況後,薑塵眼睛都瞪大了。
觸發的事件,竟是直接召喚這位大佬!
薑塵的表情變得古怪無比:“我激活了那枚帶我來到龍夏的傳承玉佩,得到老祖宗的承認,那我就是正兒八經的薑氏後裔,而田氏代齊,代的就是薑姓呂氏的齊國啊!”
齊國,正是薑家老祖,武成王薑尚的封地!
前有田穰苴後人田氏代齊,中有穰苴從祀武廟,今時今日,薑家後人薑塵,又觸發了召喚這位大佬之魂,於這異世界作戰的機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