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正在商量著怎麼再去逼戴淵一把,讓他加快一些查案的進度,王羲之就從外麵走了進來。
“聽說了嗎?孫弼、周邵、徐馥三人的刑罰已經敲定了。”
“孫弼,賜白綾,留全屍,許族人收屍;”
“周邵斬首,頭顱懸掛城門三日,族人可以金抵罪,購回屍身;”
“徐馥,全族沒為官奴,頭顱放在大鼎中焚燒七日,有敢祭祀拜祭者,同罪。”
“哪,一樣的造反,不一樣的結局。”王悅聽著三個倒黴鬼的最終結局,“孫家再怎麼說,在吳地都還有人望,周家更是朝中有人,徐家可就慘嘍。”
“悅哥,聽說你要返回豫章了?”
“是,不但是我,你也同我一道回去。但回去之前,得把揚州的後方安穩住。”
“揚州新遭三叛,宣城太守陶猷、義興太守孔侃有功,不能輕動,吳興太守袁琇被刺,我看就由周筵去補缺,殿下以為如何?”
“我也是這樣想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三郡剛剛經了叛亂,就算損失不大,人心也有所浮動,隻怕不能承擔過重的征糧任務。”司馬紹分析道。
“丹陽郡自不必講,淮南有甘卓,廬江有王廙,都足以勝任。現在頭疼的就是吳郡、會稽、鄱陽這三個郡的太守,都扯進了這次叛亂之中,被免了官。長豫兄,有什麼好主意嗎?”
“殿下,這可不是人臣該考慮的事情。”
“你我猶如一體,不必顧慮許多,隻管講就好了。”
“那我就講了,講得不好,可不要惱哦。這吳郡,是吳人心中最後的底線,自然要選個吳人來擔任。”
“那,長豫兄,認為誰合適?”
“賀循賀彥先,他的名聲和閱曆都夠,最重要的一點,他的父親賀邵被吳末帝孫皓拿燒紅的鋸子鋸了頭,有他在吳郡,孫家的那些遺老遺少們,就能安穩很多。”
“嗯,有道理,那麼會稽、鄱陽哪?”
“會稽最後再說,先說鄱陽,揚州的糧草都要通過鄱陽來轉運,才能到達江州,因此要選一個太守,能夠讓揚州的大小官員都要給麵子的人。”
“鄱陽太守確實不好選,你覺得卞師父如何?”
“卞師父的才情自然是當得起,但他太過剛直,反倒不適合這種居中協調調度的差事。”
“那你說還有誰?是又信得過,能力又行的?”
“阿友的爺爺啊?”王悅指了指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的紀友。
紀友冒了個鼻泡,伸手撓了撓耳朵,半昏不清的嘟囔道,“長豫兄,我爺爺那個人,可愛躲清閒了。我看哪,八成他不能去。”
“這不是有你嘛,你就回家和你爺爺講,你也要上戰場立功。”
“行吧,我多麼單純一個少年,和你們在一起久了,都學壞了。”紀友晃晃悠悠的站起來,回家去求爺爺告奶奶了。
“就算紀老爺子,心疼阿友,願意前往鄱陽,那會稽怎麼辦?要不了乾脆就讓君平頂上去?”司馬紹指指旁邊的孔坦說。
“哎,殿下玩笑了,哪有會稽人做會稽太守的事情。就算是我敢去,隻怕滿朝文武都不能同意。”
“也是啊,忘了這回事了。哪還有誰哪?你叔父王彬如何?”
“咳咳,他妻子新喪……”王悅提醒道,畢竟這個事情一直瞞著。
“哦,對哦。那王棱如何?茂弘叔父可是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宜掌大郡。”
“文子叔父確實合適,可惜他是王家人,現在內外都是王家子弟,隻怕這個意見,百官和王爺都不會同意。”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知根知底的就這幾個了,以後會稽還有撥給阿裒當食邑,不派一個放心的人去牧守,怎麼行?”
“我倒是有個人選,就是有點不要臉了。”
“你就說吧,你也不是個要臉的人。”孔坦插了一句,“我腦後這個包,是你敲得悶棍吧?”
“額~我未來的老丈人,庾琛。”
“好家夥,知道你不要臉,不知道你這麼不要臉。好地方儘你自己人。”孔坦一邊吐槽,一邊摸著腦後那個包。
“聽我說,那宣城公不是還要增封會稽嘛,那麼選什麼人,最後王爺肯定要問他的意思吧?”
“這是自然。”
“宣城公不是每天打著一家女百家求的旗號,臭不要臉的追求文君妹妹嘛,現在殿下就大度的舉薦文君妹妹的父親,這樣宣城公總不好說什麼了吧?”
“嗯,這麼一說,他倒真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但現在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我一下子提這麼多人,父王會同意嗎?”
“以前不會,但彆忘了,你現在握著把柄,戴淵沒有追到的刺客,可是都被殿下扣了起來。”
“這樣好嗎?是不是有點脅迫的意思?”
司馬紹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儘管有了葛半仙的幫忙,揪出這些刺殺案的幕後黑手就是自己的父王。
“恰恰相反,現在這個局麵,殿下吃了這麼大虧,好懸被刺,不去要些什麼的話,反倒讓人覺得,殿下另有所圖。”“是嗎?君平,你書讀得多,你來講。”
“書上是這麼講的,鄭伯克段於鄢,殿下現在的處境,就如同當年的鄭莊公,而宣城就像共叔段,殿下如果一再退讓,難免不引起懷疑。”
“阿縉,你怎麼看?”
“看?看誰?哪有美女?趕緊開車去搶啊?”周縉一心幫著抄寫文章,完全沒有理會眾人的議論。
“行,我知道了,你繼續吧。”司馬紹略微思考了一陣,“如此說來,我們父子這就算徹底撕破臉了。”
“殿下,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孔坦直言道。
“唉,這不是我願意看到的。但似乎也隻能如此了。”司馬紹一聲長歎,轉身出了王家,進了王宮。
見到司馬睿時,他正好和司馬裒在談些什麼。
“你還是來了,坐吧,咱們父子最近越來越生分了。”
“父王,湘州大戰在即,幾個郡的太守,牽扯進這次叛亂,都免了官,兒臣想保舉幾人,來補這幾個缺。”司馬紹將幾人的名單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