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唐對外第一戰,一舉擊破東突厥_大唐氣象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大唐氣象 > 第10章 大唐對外第一戰,一舉擊破東突厥

第10章 大唐對外第一戰,一舉擊破東突厥(1 / 2)

【01】崛起北疆,突厥前世與今生

突厥汗國崛起於南北朝,是繼匈奴、鮮卑、柔然後又一支統一大漠南北的遊牧民族。強盛時,其疆域東至遼河上遊,西瀕裡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臨阿姆河南。

“可汗”是突厥的最高首領,相當於皇帝,姓“阿史那”。

“葉護”、“特勤”和“設”是突厥三大顯爵,通常由可汗子弟擔任。

轄地分為“突利”東部、“達頭”西部兩部,分區治理。

可汗王廷建在東、西兩部之間、鄂爾渾河上遊一帶。

公元567年,突厥以金山(阿爾泰山)為界,分裂成東、西兩部。東突厥靠近中原,勢力範圍囊括從阿爾泰山到大興安嶺整個蒙古高原及貝加爾湖地區。

隋文帝楊堅即位後,設計離間東、西突厥,使東突厥成為隋朝盟邦。

開皇十九年(599年),隋朝宗室安義、義成兩位公主先後下嫁啟民可汗,兩國關係更為緊密。

到了煬帝末年,天下大亂,隋朝國力衰微。啟民可汗之子始畢可汗、處羅可汗覬覦中原富饒,屢屢加以侵犯。先後扶植劉武周、梁師都、劉黑闥、高開道、宛君璋等中原割據勢力,侵吞蠶食隋朝國土。

隋恭帝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自晉陽(山西太原)進軍關中,為避免突厥攻掠後方,派大臣劉文靜出使突厥,送重金賄賂始畢可汗以示臣服。

大唐建國後,隋煬帝之妻蕭皇後和孫子楊政道,輾轉多地投奔義成公主。此時的義成公主已按突厥習俗,先嫁始畢可汗,始畢死後又嫁給了即位的始畢之弟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想攻下並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晉源區),用以安置楊政道。臣子們勸阻他,處羅可汗說“我父親啟民可汗當年失去國土,全靠隋朝天子才得以複位,這份恩情不可不報。”於是決意起兵,誰知剛要發兵就患病暴斃。

義成公主因她所生兒子奧射設醜陋孱弱,無法委以重任,便將其廢掉擁立啟民可汗第三子,始畢、處羅可汗的弟弟阿史那咄苾即位,號稱頡利可汗。

武德四年(621年),頡利可汗繼承了父兄的土地、臣民和義成公主,兵強馬壯,大有並吞中國的誌向。

義成公主弟弟楊善經在突厥避亂,勸說頡利尊奉楊政道討伐大唐,報答隋文帝恩情,頡利可汗答應了他。

高祖李淵因國內尚未統一,竇建德、王世充勢頭正盛,沒精力與突厥對抗,隻得委曲求全。而頡利可汗卻愈發驕橫,不斷派兵進犯。

【02】大舉犯唐,邊境多處起狼煙

武德七年(624年),突厥先後入侵代州、朔州、原州、並州、忻州、綏州等地。

七月份,李淵詔令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率軍出豳州(陝西鹹陽彬州)抵禦突厥,京師長安戒嚴。

八月份,頡利可汗帶著與大唐接壤的小可汗突利,舉全國之兵南下進擊。當時的關中正值雨季,道路泥濘難行,糧食運輸出現問題。唐軍士卒疲憊不堪士氣低迷,對於能否扛住這次進攻,朝廷上下都持悲觀態度。

李世民與突厥在豳州遭遇,兩軍列陣相峙。十二日,突厥萬餘騎兵突然出現在豳州城西,在五隴阪(今鹹陽彬州南)居高臨下結好陣形,引發唐軍震恐。

李世民對李元吉說“現在突厥登臨山崗列陣,我軍千萬不可示之以弱,應當出戰一決勝負。你能與我一同前往嗎?”

李元吉膽怯的說“突厥占據有利地形,我們怎麼還要輕易出戰,萬一有個閃失,後悔可就晚了!”

李世民說“你既不敢出戰,那我就獨自前往,你且留營觀戰。”

李世民率百餘騎兵風馳電掣般馳往突厥陣前,大聲說“大唐與你們有和親之盟,為何要背棄盟約,深入我國境內!我是秦王,可汗如果能戰,請單獨與我一戰。如若憑眾前來,我就用這百餘騎兵迎戰。”

頡利猜不出李世民用意,微笑著沒有應聲。李世民又趨前幾步,對頡利身後的突利說“你以前與我結盟,說好了有急事互相救援。如今為何率軍進犯,絲毫不講香火之情。”突利也沒回答,李世民繼續向前,眼看就要渡過溝水。

頡利見李世民僅帶百餘騎兵犯陣,又說什麼“香火情”,懷疑突利和李世民有陰謀,便阻止李世民說“大王無須渡河,我並無惡意,隻想與大王加固盟約而已。”隨即引軍退卻。

雨下得愈發密集,李世民對眾將說“突厥能夠憑仗的無非是強弓勁弩,如今雨下了很久,弓弦上的膠都溶了,沒辦法使用,他們就像斷了翅膀的鳥。而我們居住在房間,刀利槊銳,且以逸待勞,如此大好時機不用又要等到何時!”

隨即趁夜冒雨前出,突厥大驚失色。李世民又遣使說服突利,讓其不再聽令於頡利。頡利擔心生變,不願在做逗留,便委派突利和他親叔阿史那思摩一同去找李世民商議和親,李世民痛快允諾,給了頡利一個台階。突利借機與李世民結拜為兄弟,統率軍隊離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場危機就此消弭!

之後,突厥仍不斷小規模進犯,兩軍在邊境上各有勝負。

武德八年(625年)四月,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到大唐請求和親。李淵詢問熟知突厥習性的裴矩“西突厥距離遙遠,遇到急事難以有所幫助,他們過來求親,該怎麼處置?”

裴矩答“當前突厥正處於強盛之時,臣認為從國家長遠考慮,應當建立遠交近攻的策略,先答應西突厥和親,用以威懾東突厥頡利。待到數年後,我們國力強大,足以抗衡突厥,再從容考慮應對辦法。”

李淵采納了裴矩意見,派高平王李道立出使西突厥,統葉護大喜。

當初大唐剛建國時,參照前隋做法,把關中地區劃為十二道,每道設置一座軍府,成立“十二軍”,負責督促府兵耕戰。

武德六年(623年),因天下大體平定,李淵罷免了十二軍。此時因突厥猖獗,再度恢複十二軍建製,加強士卒訓練,準備反擊。

六月十四日,詔令燕群王羅藝屯駐華亭縣(甘肅平涼市華亭)、彈箏峽(寧夏固原三關口);水部郎中薑行本切斷石嶺道(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石嶺關),以備突厥入侵。

六月二十四日,頡利可汗進犯靈州(寧夏吳忠市北);二十五日,詔令右衛大將軍張謹、中書侍郎溫彥博率軍迎戰。

七月十二日,高祖李淵對侍臣宣布“突厥人貪得無厭,朕將親自統軍征討。”

七月二十四日,代州都督藺謩在新城(山西朔州應縣西南)與突厥作戰失利。李淵緊急調整部署,讓張謹、溫彥博扼守石嶺關(山西省陽曲縣東北),大將李高遷趕往穀口抵禦。

二十五日,詔令李世民前出蒲州(山西永濟西南)防備突厥。

八月初一,突厥翻越石嶺,進犯並州(今山西太原);初二,進犯靈州(寧夏吳忠市北);初六,兵鋒已至潞州(今山西長治)、沁州(山西沁源縣)、韓州(山西襄垣縣)。

詔令安州大都督李靖出兵潞州,行軍總管任瓌屯駐太行山,阻拒突厥西進。

頡利可汗率十萬大軍劫掠朔州(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

八月十一日,並州道行軍總管張瑾在太穀(山西晉中太穀區)與突厥作戰,全軍覆沒,張瑾隻身逃奔李靖,行軍長史溫彥博被俘。

突厥人因溫彥博擔任中書侍郎,知掌朝中機密,向他拷問大唐兵力虛實,被溫彥博所拒。突厥人見他死不開口,將其押往陰山看管,後被大唐要回。

八月十九日,突厥進犯靈武,被靈州都督李道宗所敗;二十五日,進犯綏州(陝西榆林綏德縣);二十六日,撤軍返回。

武德九年(626年)入春,突厥再次席卷而來,先後侵犯原州(寧夏固原市原州區)、靈州、涼州(甘肅武威)等地,均被大唐邊軍擊退。

四月初九,突厥騎兵出現在朔州、原州、涇州(甘肅平涼涇川縣北)等地。二十五日,李靖與頡利可汗在硤石(寧夏青銅峽)大戰,從天亮一直戰至黃昏,突厥退去。

五月份,突厥再犯秦州、蘭州等地。

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即帝位,是為唐太宗。抗擊突厥的任務,也就曆史性的由太祖李淵落到了李世民身上!

【03】渭水之盟,隱忍四年終不發

八月份,頡利可汗受“唐奸”梁師都蠱惑,糾合十餘萬鐵騎,帶著突利小可汗入侵涇州,兵鋒已達武功(陝西鹹陽武功縣),長安再次戒嚴!

八月二十六日,涇州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在涇陽大敗突厥,俘獲其將領阿史德烏沒啜,斬首千餘級。

八月二十八日,頡利可汗親率突厥主力進抵渭水河畔便橋以北,直逼長安。

為搞清唐軍虛實,頡利派心腹執思失力以使者身份入訪。執失思力在太宗麵前極力吹噓,說什麼頡利與突利兩位可汗統帶百萬大軍已經抵達長安近郊。

原以為會嚇住太宗,可誰知太宗血雨腥風見得多了,又怎會被一介使者嚇到。

見執失思力如此猖狂,太宗當即怒罵“我與你們可汗曾當麵結下和親盟約,前後饋贈給他的財寶不計其數。你們可汗卻背盟而來,毫無羞愧之心!你們雖是戎狄,也應長著人心,怎能忘恩負義,還大言不慚!我現在就宰了你!”

執失思力趕忙跪地求饒,宰相蕭瑀、封德彝勸說太宗勿傷使者,將其遣返。太宗餘怒未熄的說“我今天要把他放了,他們還以為我怕了,勢必更加放肆。”派人將執失思力看管起來。

太宗帶著高士廉、房玄齡等六人出玄武門徑直來到渭水,隔河斥責頡利負約背盟。突厥人大驚,紛紛下馬施禮。

不多時,唐軍趕來,旌旗招展鐵騎縱橫,布滿整個原野。頡利沒等到執失思力,卻見太宗親自出馬,不禁麵露懼色。

太宗命令各軍布陣,獨自留下與頡利商談。

蕭瑀擔心有失,叩馬向前諫阻。太宗說“卿無須擔心,我早就考慮好了。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無非因朕新近即位,以為我不敢抵禦。我如閉門拒守向其示弱,他們定會大肆劫掠。所以朕才單騎前出以示輕蔑,並展我軍威,讓他知道我軍早有準備、不惜一戰。他們深入我國縱深,不可能沒有畏懼之心。有了敢戰的勇氣和底氣,才有資本與他們講和。製服突厥,在此一舉,卿隻須看著就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事態發展果如太宗所料。當天,頡利派人議和,太宗下詔允準。

兩天後,太宗再次親臨渭水。與頡利在便橋上斬殺白馬為誓結下盟約,突厥撤軍離去。

這次結盟,為大唐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史稱“便橋之盟”。

事後,蕭瑀向太宗請教“突厥在沒講和前,眾將領爭相請戰,陛下卻沒同意,臣等也深感困惑,沒多久突厥就自行撤去,請問您是如何做到的?”

太宗答“我見他們人數雖多卻部伍不整,判斷他們不過是想貪圖些便宜。當他們請和時,頡利可汗手下權貴都來見我,隻有他獨自留在渭水西麵,我如把這些權貴灌醉抓起來,然後再發兵襲擊,勢必摧枯拉朽。我再讓長孫無忌、李靖在幽州設伏,斷其歸路。他們前有伏兵攔阻,後有追兵尾隨,覆滅易如反掌。”

“我不讓眾將出戰,主要是因我即位不久,國家還未安定,百姓還沒富庶,應該休養生息。一旦開戰,損失過於巨大。且與突厥結下血海深仇,他們一定會加強武備以圖報複,我要徹底剪除他們恐怕就不好實現了。”

“因此我才息兵止戰,給他們點甜頭,他們得其所願自然退去。誌得意滿也就不再加以戒備,待到我們國富兵強,再遠征漠北一舉消滅他們。‘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說得就是這個道理。這下你明白了嗎?”蕭瑀歎服而拜!

嚇走了突厥,太宗君臣勵精圖治,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恢複社會秩序,促進民生發展上,國家一天比一天強大。

與之相反,得到重金賄賂、收獲滿滿的突厥卻逐漸開始沒落。

突厥作為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原本民風質樸,政令簡約。隋末唐初,有個叫趙德言的漢人來突厥避難,受到頡利可汗重用。趙德言仗恃可汗信任作威作福,參照漢地模式修改突厥習俗,使得政令繁瑣嚴苛,引起國人不滿。

頡利可汗又親近胡人部落,疏遠突厥族人。胡人大多貪功冒進,性格反複,導致爭端屢起,戰火不斷,嚴重削弱了國力。加之從武德九年(626年)冬季開始,漠北地區連降暴雪,深達數尺,牧民賴以為生的牛羊大量凍死,連年饑饉。

頡利可汗不僅不加以體恤,反而變本加厲征收賦稅,搞的人心離怨,眾多部落背叛而去,使得突厥兵力大減。

掌握了這一情況,許多大臣奏請征討突厥。太宗拿此事征求蕭瑀和長孫無忌意見,蕭瑀讚成,長孫無忌進言說“突厥今年並未犯我疆土,如果棄約攻打,煩勞百姓,恐怕不是王者之師的做法。”太宗隨即打消了念頭。

突厥強盛時,在大漠極北之地,貝加爾湖以南,居住著一支叫敕勒的古老民族,依附於突厥。

敕勒也稱丁零、高車、鐵勒,共有薛延陀、回紇、契苾、都播、骨利乾、多濫葛、同羅、仆固、拔野古、思結、渾、斛薛、結、阿跌、白霫等十五個部落,風俗與突厥相近。其中,薛延陀部實力最強。

隋大業初年(605年)時,敕勒各部均臣服於西突厥處羅可汗。處羅征斂無度,引發諸部不滿,他連殺一百餘名酋長立威,敕勒隨即反叛。

他們推舉契苾哥愣為大可汗,居住在貪於山北(新疆天山東段博格多山脈);又推舉薛延陀部乙失缽為小可汗,居住在燕末山北(新疆塔城額敏縣)。待射匱可汗即位,西突厥國力複振,薛延陀、契苾二部去除可汗名號重新臣服。

遊牧在鬱督軍山(蒙古國杭愛山)的回紇等六個部落,歸東突厥管轄。

西突厥統葉護可汗(射匱之弟)勢微後,薛延陀部乙失缽的孫子夷男率領部落七萬餘家,投靠東突厥頡利可汗。頡利可汗政治混亂,薛延陀與回紇、拔野古等相繼反叛。

頡利派侄子欲穀設統兵十萬征討,卻被回紇酋長菩薩在馬鬣山(蒙古國杭愛山)用五千騎兵打得大敗,菩薩乘勝追趕到天山,欲穀設部眾大多被俘,回紇因此振興。

緊接著,薛延陀部也接連擊敗頡利。東突厥愈發衰落,國人不斷離散逃亡。頡利擔心大唐趁虛而入,揚言狩獵,領兵來到朔州一帶防備。

鴻臚卿鄭元壽剛出使突厥回來,奏告太宗說“戎狄興衰,取決於羊馬的數量。如今的突厥民眾饑餓、牲畜瘦弱,我看不用三年就會滅亡。”

群臣再次勸說太宗攻打突厥,太宗說“我剛與他們結盟就要背叛,這是沒有信用;借助人家災禍征討,這是不講仁義。即便取勝,也勝之不武。縱然他們部落儘叛,牲畜死絕,朕也不會攻他。一定要等到他們有罪,再出兵討伐。”

恰好西突厥統葉護可汗使者隨高平王李道立入朝參見,獻上五千匹良馬和大量金帶寶鈿,請求和親。

頡利得知,數次派兵侵擾,警告統葉護不得迎娶大唐公主,否則就讓他無法返回國境。統汗護隻得作罷。

【04】鐵馬金戈,橫掃漠北敵膽寒

突利小可汗的王庭在幽州北麵,負責管轄突厥東方各部,其所屬奚、霫等數十部落先後叛降大唐,頡利因突利馭眾不嚴而加以責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老爸讓我從十個女神中選一個結婚 偷星九月天裡的超能力者 仙人有缺 一覺醒來,係統給我每周兩千萬 神尊大佬的天命道侶是廢材 喲,玩得挺花啊!她能掌生死輪回 地府絕境:阿璃墨淵的破厄傳奇 紅色莫斯科 策馬大明 降臨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