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太宗回話,李世積反駁禇遂良“當初薛延陀進犯,陛下本想發兵窮追,因受魏徽勸諫停止下來,導致薛延陀至今猖狂。如果按照陛下意見行事,北方邊患早就解決了。”
魏徵已於貞觀十七年(644年)正月十七日病逝,死後原本儘享哀榮,太宗專門為他立碑,說出了那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句。但沒過多久,太子李承乾夥同侯君集等人謀逆被廢,因侯君集是魏徵所薦,太宗懷疑魏徵結黨,竟讓人砸毀了他的墓碑。
此時的太宗還處於怨恨魏徵之中,聽到李世積這樣說,立刻表示讚同“你說的對,這確實是魏徵的錯。朕不久就後悔了,隻是當時因擔心不采納他的意見,會打消群臣諫言的積極性,才沒有堅持。”
【04】決意親征
解決了打與不打,下一個問題就是由誰來打!
在這個事上,太宗態度非常明確,禦駕親征!
要知道太宗在做秦王時雖然身經百戰,但即位十多年卻再未身臨險境。他是想趁自己身體還好,把困難解決在自己這一任,不給年輕的太子李治,以及未來的大唐留下任何隱患!這是一位父親、一國之君的格局與胸懷!
決心定下後,褚遂良認為不妥,上疏勸諫“大唐好比人的身體,長安與洛陽是腹心,各地州縣是四肢,邊境四夷是身外之物。高句麗固然罪大惡極理應討伐,但派兩三員猛將,統帶四五萬軍隊,仰仗陛下神威,攻取易如反掌。”
“如今太子新立,年齡尚幼。您離開固若金湯的京師,穿越危機四伏的海麵,以一國之君的身份,輕易遠赴險地,這是我們做臣子深感憂慮的大事。”
與褚遂良持同一意見的大臣還有許多,太宗耐心對他們解釋說“七個堯帝、八個舜帝,也無法在冬天播下種子;鄉野村夫、頑劣蒙童,卻能在春季耕植莊稼。所謂天有時令春夏秋冬,人隻有依照時令耕種才會有所收獲!如今淵蓋蘇文欺上壓下,他們的百姓伸長脖子企盼救援,正是消滅高句麗的大好時節。你們眾說紛紜,唯獨沒有看清這一點。”
七月二十日,統一了群臣思想的太宗開始下達指令。
詔令將作大監閻立德前往南方督造船隻四百艘,用以運送軍糧。
指派與高句麗交界的營州都督(治柳城,今遼寧朝陽)張儉,率所部軍隊及當地契丹、奚、靺鞨部落,對遼東地區組織試探性進攻,用以查看高句麗反應。
安排太常卿韋挺、民部侍郎崔仁師,太仆少卿蕭銳分赴河北、河南等地籌措軍糧。
自此,進攻高句麗的各項準備開始擺上大唐日程,在太宗親自監督下有序展開。
【05】選用將領
淵蓋蘇文得知大唐要動真格,慌忙委派使者攜帶白金前來遊說。
九月二十五日,鴻臚寺官員奏報“高句麗淵蓋蘇文進貢白金若乾。”
褚遂良對太宗建議“淵蓋蘇文犯下弑君暴行,為天下所不容,我們即將征討卻還接受他的白金,似乎有所不妥。”
太宗采納了他的意見,叫來高句麗使者,板下臉來訓斥道“你們都是高武的臣子,享有官爵俸祿。淵蓋蘇文弑君,你們不想著替高武複仇,還有臉來我這裡替逆臣說情,這是多大的罪過!”隨即把他們交由大理寺治罪。
十月十四日,太宗從長安移駕東都洛陽,坐鎮指揮籌備事宜。為了確保戰爭勝利,他四處尋訪打聽熟悉戰場情況、精通兵法韜略的有用人才。
聽說已經退休的前宜州刺史鄭元壽曾跟隨隋煬帝討伐過高句麗,太宗找到他了解情況。鄭元壽了兩個方麵信息一是遼東道路險遠,糧食運輸困難;二是高句麗擅長防守,進攻無法速決。
營州都督張儉因遼河暴漲無法通行,沒有如期發起進攻。太宗以為他懦弱避戰,詔令他到洛陽述職。張儉將如實做了說明,並詳細介紹了遼東的山川水文分布,太宗很滿意,讓他回到駐地繼續準備。
洺州刺史程名振精通兵法,曾在與劉黑闥作戰中立有大功,且在營州做過長史,熟悉當地情況。太宗召他過來,當麵考查他在作戰指揮、帶兵打仗方麵的造詣,對他的表現很滿意,鼓勵他說“朕看你具備將相才能,準備提拔重用。”
程名振從未有過在朝中任職的經曆,加之有些緊張,竟然忘記了拜謝。
太宗其實並沒發怒,但想借機檢驗一下程名振的膽識。於是把臉一沉,用手指著程名振,佯怒著說“你個山東鄙夫,當個刺史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啦!竟敢在天子之側言行無禮,連個規矩都不懂!”
誰知程名振不但沒有慌亂,反而不卑不亢的回答“臣一直在地方任職,從沒有當麵接受過聖上問話,剛才臣在想著怎麼回答您的問題,心有所思以至忘記拜謝,請您見諒!”
太宗凝視著他感歎說“房玄齡跟了朕二十多年,每次見到朕發怒,還會驚惶失色。你沒見過朕,受到朕的責罵不僅沒有半點畏懼,反而言語表達更加清晰,真是個人才!”當天就將他拔擢為右驍衛將軍,隨軍東征。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氣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