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六月,李晟收複長安,斬殺了李希倩等叛亂將領。七月份,德宗重返長安!
與此同時,在河南戰場上,江西節度使(治南昌)曹王李皋經過與淮西叛藩李希烈近一年的相持,主動向盤踞於湖北的淮西叛軍發起反擊。
他先是安排得力將領伊慎、王鍔出兵猛攻安州(今湖北孝感安陸),又采取圍點打援的戰法,讓大將李伯潛在應州(今湖北廣水)設伏,擊敗了李希烈派來的八千援軍,陣斬千餘人,生擒主將劉戒虛,並將其押往安州城下斬首。
劉戒虛是李希烈的親外甥,在淮西叛軍中地位較高。他的被殺徹底瓦解了叛軍鬥誌,舉城投降。
之後,李皋又在曆鄉擊潰淮西叛將康叔夜,淮西軍勢力遂被完全逐出湖北。
八月初,李希烈得到胞弟李希倩被殺的消息,大怒之下派人勒死了一直被他囚禁看押的顏真卿,老人在臨死前也沒說過一句軟話,用實際行動維護了顏家滿門忠烈的名節。
得知顏真卿殉國,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為之痛哭流涕。叛亂平定後,他被追贈司徒,諡號“文忠!”
十月份,李希烈集中全部主力圍攻陳州(河南周口淮陽區),企圖打開缺口向江淮一帶逃竄。在唐軍將士的頑強阻擊下,久攻無果。
早有投誠想法的滑州(河南滑縣)刺史李澄趁著李希烈外出作戰,汴州(河南開封)空虛之際,一把火燒掉李希烈頒給他的節度使符節率眾重歸大唐,並向汴州方向攻擊前進。
德宗依照之前承諾,將他任命為汴滑節度使。
宋亳節度使劉洽——宋州即今商丘睢陽,亳州即今安徽亳州——派遣都虞候劉昌會同隴右、幽州行營節度使曲環,帶領三萬精兵增援陳州。
十一月初六,劉昌、曲環在陳州以西大敗淮西叛軍,斬殺三萬五千餘人,生擒叛將翟崇暉,乘勝進逼汴州(開封)。
這一戰令淮西軍元氣大傷,李希烈再也無力發起進攻,驚懼之下不敢久留,棄城逃歸淮西大本營蔡州(今河南汝南縣)。
十一月二十一日,李澄、劉洽兩軍相繼進至汴州城下,淮西軍將領田懷珍見到大勢已去開城投降;二十二日,淮西軍鄭州守將孫液投降。
至此,河南方向基本底定。李希烈也同在河中蜷縮的李懷光一樣,被壓縮於小小一隅,如困獸般做著最後掙紮。
貞元二年(公元786年),不甘失敗的李希烈在二、三月間先後出兵,進犯襄州(今湖北襄陽)、鄭州(今河南鄭州),均被唐軍擊敗。
淮西軍江河日下,在唐軍四麵圍困下無路可退,兵力日漸危竭,李希烈憂慮驚懼身染重病!
四月初七,李希烈被所部將領陳仙奇唆使醫官陳山甫下藥毒死,全族俱滅,終年三十六歲。
陳仙奇率眾歸降大唐,受封淮西節度使。
至此,涇原兵變落下帷幕!
當初李希烈年紀輕輕榮登淮西節度使,德宗對他欣賞有加著意培養,原本前途無限。怎奈他匪性太濃且又凶殘成性,在企圖占據襄陽無果的情況下,悍然稱帝起兵作亂。中原戰火不息,百姓屍橫遍野。又因他重兵圍攻襄城(河南許昌襄城縣),朝廷抽調關中兵力增援,直接引發了涇原兵變。致使長安淪陷,德宗兩次出逃,實在百死而不足惜。
當初他屠滅梁崇義全家,如今又被人誅儘全族,想來是因果報應不爽,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從建中元年(公元780)田悅替李惟嶽爭取成德節度使繼承權興兵與朝廷對抗算起,至貞元二年(公元786年)李希烈被毒殺身亡截止,這場繼安史之亂後的又一次大規模內亂就此收場!
參與叛亂的幾個靈魂人物,李惟嶽早早被殺,田悅橫死府中,朱滔含愧而終,朱泚曝屍荒野,李懷光自縊身亡,李希烈中毒斃命,隻有王武俊、李納兩人得以善終!
就結果而言,大唐慘勝;從後果來看,沒有勝家!
客觀上說,德宗李適生性聰明且才華出眾,思路清晰又剛毅果決。但其格局與胸懷較小,猜忌心過重,識人不當用人無方,處事急躁還不聽勸。在幾個關鍵決策點上出現了嚴重的戰略失誤,導致原本可以迅速平定的局部危機,演化成為波及數省、長達六年的全國性戰亂,使得大唐中興夢想最終功虧一簣。
從此以後,德宗開始沿襲他父親代宗時的政策,一改對藩鎮的強硬態度,節度使世襲製逐漸成為定例;宦官重新執掌禁軍兵權,權力反而更大;文官集團依然在鬥來鬥去中樂此不疲且習以為常。
他上任之初想要解決的三大問題不但一事無成,反而愈演愈烈。不過在眼不見為淨之後,反倒相安無事。
當初那個嚴於律己、睥睨天下的年輕帝王,在困境中淪落成為貪財撈錢,安逸享樂的昏聵之主!
一個王朝的終結是由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絕非哪一個人能夠改變,屬於大唐的黃金時代既已過去,沒落就隻能成為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大唐氣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