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雖然已經知道了密立根的實驗結果,德國那邊消息就要慢得多。
德國是個偏軍事主義的國家,所以才能在戰場上打得非常凶悍,而且沒有出現太多俄國、法國那樣前線吃緊、後方緊吃的情況。
柏林。
愛因斯坦正在自己的新公寓中埋頭苦算,他的發型越發有標誌性的雞窩樣式。
這間公寓位於市中心,位置不錯,但是沒什麼家具,隻住著愛因斯坦這個單身漢——單身漢是臨時說法,因為離他將來的第二任妻子愛爾莎家不遠。
公寓本身很寬敞,有七間屋子,位於一幢五層新樓的第三層。愛因斯坦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書房度過,裡麵有一張碩大的木製寫字台,淩亂地堆放著一疊疊論文和期刊。
對於愛因斯坦來說,1915年是多事之秋,戰爭是最明顯的一個因素,他自己的個人生活也出現了相當多麻煩。
愛因斯坦和妻子米列娃的關係到達冰點,想見一麵自己的孩子都費勁。他去了趟瑞士,待了接近一個月,卻隻見到了兒子們兩次。在他看來,這都是“當母親的害怕孩子們過於依戀我。”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兩個兒子確實對他崇拜到了極點。而他的妻子米列娃顯然也無法失去孩子。
在各種乾擾之下,愛因斯坦發揮了自己的專注能力,仍然能夠全身心致力於研究,將各種工作安排得有條不紊。
實際上就算研究工作,在1915年,愛因斯坦也一直懷著極大焦慮,正向著後來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廣義相對論奮勇衝刺。
愛因斯坦剛搬到柏林時,科學院的同事都認為他會組建一個研究所,招募助手研究物理學中最迫切的問題——量子理論。但愛因斯坦在科研方麵一直好似一匹孤獨的狼,並不希望身邊有一批合作者或學生,就像普朗克那樣,而是希望聚精會神地研究他關心的東西——廣義相對論。
隻不過經過這麼多年,愛因斯坦顯然還卡在關鍵點上過不去,甚至於突然發現自己的理論中有重大缺陷。這個缺陷很致命:愛因斯坦發現手頭的方程不是廣義協變的。
可以說幾乎前功儘棄,如果不能推廣到非慣性係,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就是在這個時候,愛因斯坦寫了一大堆信,寄給如洛倫茲、李諭等人。
——隻可惜李諭收到這封信非常晚。
與此同時,哥廷根的希爾伯特在步步緊逼。用愛因斯坦自己的話說,幾乎能聽見他的腳步聲。
希爾伯特雖然物理水平遠不如愛因斯坦,但他的數學水平卻遠超大學時數學幾乎不及格的愛因斯坦。
目前廣義相對論的物理意義基本捋清,關鍵就在數學上。
兩人就像在競賽跑。
但希爾伯特選的賽道相對比較狹窄,愛因斯坦選擇的是數學-物理雙重方案,希爾伯特則主要采用了力圖找到協變方程的數學方案。
希爾伯特的那句名言不得不再引述一遍:“對物理學家來說,物理學太難了!”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的研究中遇到了諸多困難,但他有一點非常讓人佩服,出色的物理直覺下的堅定不移。
各位都知道,量子力學是一眾大神花了上百年才慢慢搭建完成的;而相對論幾乎就是愛因斯坦靠一己之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