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兩天李諭沒有看到愛大神,周一才看到有輛豪華的邁巴赫轎車載著他來到柏林大學。
薛定諤壞笑道“他又去萬湖的莊園了。”
李諭問“那是誰的住所?”
“一個有錢的寡婦。”薛定諤說。
“額……”李諭隻能表示可以理解。
一個小時後,李諭來到愛因斯坦的辦公室,敲了敲門。
裡麵傳出愛因斯坦的聲音“稍等片刻!”
兩分鐘後,他才打開大門,衣領都沒有弄整齊,一旁的女秘書杜卡斯則一臉通紅地胡亂收拾已經很乾淨的書櫃。
愛因斯坦尷尬地咳嗽了一聲“李諭先生,請進。”
李諭問道“我……能進去?”
“能,怎麼不能!”愛因斯坦連忙說。
女秘書杜卡斯說“我去給兩位準備咖啡。”
“太好了,快去吧。”愛因斯坦說。
這個女秘書是剛剛配給愛因斯坦的,甚至還是他老婆愛爾莎親自把關麵試通過的。
此時的愛因斯坦已經正襟危坐,抽出幾張稿紙放在麵前,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李諭先生,有什麼事情?”
李諭把一本雜誌放在桌子上“你看這個,英國的狄拉克終於把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到一個方程中了。”
自然是狄拉克方程,這個方程將來也被寫在了狄拉克的墓碑上。
“哦!?”愛因斯坦端起雜誌,“薛定諤教授知道後一定非常震驚,一個英國人竟然推出了比他還優秀的方程。”
李諭說“這個方程相比之前的克萊因-戈登方程優化了很多。”
“我知道,克萊因-戈登方程會出現負能量的解,更荒謬的是還有負概率的解!”愛因斯坦說。
“現在狄拉克的方程不再有負概率的解。但負能量的解似乎舍棄不了,因為它與正能量的解一樣有效。”李諭說。
“看來英國人還需要繼續他的研究,負能量就不荒謬嗎?”愛因斯坦說。
好吧,其實目前狄拉克也沒有想明白自己方程的物理意義,和當初薛定諤剛弄出薛定諤方程一個樣。
愛因斯坦更沒有太當回事,因為數學裡方程實在太多了。
李諭注意到他的稿紙上演算的內容,隨口問道“引力波?”
“這個?”愛因斯坦看向自己的稿紙,“是我很久之前的研究成果,引力波不可能存在。”
“這麼肯定?”李諭說,“如果引力波存在,並且得到了它的速度,不就可以證明引力不是瞬時作用了?”
“思路很好,但它的理論基礎還是不夠完善。”愛因斯坦說。
按照常規的推論,既然電荷震蕩能夠產生電磁波,那麼物質的震動會不會產生引力波?
差不多十年前,愛因斯坦就開始思考引力波了。
李諭沒必要和他爭論這個問題,1936年以後愛因斯坦才認可引力波的存在。
當年他寫了一篇論文,依舊是否定引力波存在的,結果這篇論文竟然被雜誌社駁回。
因為雜誌社找了一個匿名的人審稿,發現了愛大神的一個錯誤,並把錯誤告知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卻非常生氣,平常都是自己給彆人審稿,這個雜誌社竟然偷偷把自己的論文給彆人去審核?關鍵寫的還是自己的廣義相對論,還有人比自己懂?倒反天罡了屬於是!
於是乎愛因斯坦把論文發表在其他雜誌了。
隻是後來他自己的助手也發現了其中的錯誤,愛大神才明白自己真的錯了,並自此承認了引力波存在。
至於那名神秘的匿名審稿人,直到1969年過了保密期才知道,叫做霍華德·羅伯遜,也正是他把錯誤告訴了愛因斯坦的助手。
不過這位老哥竟然一直保守秘密,1961年過世也沒有說出來。
能讓愛因斯坦犯錯的,都不是什麼小問題。
引力波這個東西的驗證蠻困難的,對儀器的精密要求令人發指,想檢驗到引力波要等到二十一世紀。
又聊了一會,李諭說“我來找你,還有一件事,是向你道彆。”
“又要走了?”愛因斯坦並不奇怪,“不過這次我們應該可以同行去一趟美國。”
李諭笑道“看來你又缺錢了。”
德國的經濟在一戰後挺尷尬的,先是被可怕的通貨膨脹折磨了好幾年,好不容易魏瑪政府通過發行新馬克穩住了貨幣,結果明年又來經濟危機了。
愛因斯坦抱怨道“德國人一直聲稱自己擁有最偉大的科技,但很多人其實連飯都吃不飽,賺的錢也比科技落後的美國少了太多,我認為德國人已經不能再維持他們外表上的體麵和高貴了。”
李諭戲謔道“德國南邊那個叫希特勒的人,現在的口號響得很,說‘要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
這個口號在小胡子大選期間更是傳遍了全德。
愛因斯坦無所謂道“德國的饑腸轆轆是他的靠山,一旦經濟好轉,他就不顯得那麼重要了。”
好吧,今天好像密集聽到了愛大神口中的三個錯誤……
——
吳有訓此時也完成了在歐洲的巡講,與他們一同繼續前往美國。
愛因斯坦對這個再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蠻感興趣“看來美國的大學也並非一無是處。”
李諭笑道“說不定過幾年你也要去美國。”
“我才不會!”愛因斯坦堅決道。
這次美國的《時代》雜誌封麵選擇很有趣,是愛因斯坦的夫人愛爾莎,然後寫了一篇文章介紹說“由於數學家愛因斯坦不能正確地管理賬目,他的妻子不得不照管他的花銷,負責旅行安排。”
《時代》雜誌還對愛爾莎進行了采訪。
“我必須做所有這些事情,這樣他才認為他是自由的,”愛爾莎對《時代》周刊說,“他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他值得我這樣做……身為愛因斯坦夫人我很高興。”
另外,她規定愛因斯坦的每個簽名收費1美元,每張照片則收費5美元;她有一個分類賬戶,可以把錢捐給兒童慈善機構。
但記者問起愛因斯坦本人,就不是這些家常了。
“如何用一句話來定義第四維?”
愛因斯坦“你隻能去問巫師。”
“可否用一句話定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給出簡短的定義需要三天時間。”
依舊是那些難以回答的問題。
在處理完一些美國的事務後,李諭便正式啟程回國了。
愛因斯坦同他告彆道“希望距離我們下次見麵不會太久。”
“應該不會。”李諭說。
以後形勢更加波譎雲詭,二戰時期肯定有那麼一段時間需要在老美還有瑞典避一避。
——
國內的形勢已經大不相同,1928年是民國最明顯的一次分水嶺,一般以此分為民國前期和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