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的,不過此時都不在鐵冶所這裡,都出去要飯了。”
劉煬頓時無語。
明末的匠戶是一個很悲催的群體,在明代匠戶的數量十分龐大,洪武二十六年,輪班匠達十二萬九千餘名,宣德時天下工匠"數倍祖宗之世"。嘉靖四十一年,須交納班匠銀的輪班匠達十四萬二千餘名。
但是到了如今,大明各地的匠戶人數已經大大減少,剩下的也變成了被各級官員壓榨的對象。
這些匠戶生產各種器械都是無償的,沒有多勞多得一說。雖然官府會發給入局、院服役的工匠本人及其家口鹽糧,工匠月支米三鬥、鹽半斤,家屬十五歲以上的大口月支米二鬥五升,小口支米一鬥五升,但是如今這些米糧基本上都多年不發了,匠戶們在每日勞作之餘,還要另想辦法糊口。
而留城縣匠戶的糊口之法,就是讓家眷去要飯!
此時劉煬打量著眾人,然後問道:“你們都是哪方麵的匠戶?”
十幾個匠戶怯生生的看著劉煬,不知道眼前穿著便服的大人是什麼官職,都不敢隨便說話,擔心自己會被拉去乾苦力。
鐵冶所大使隨即怒斥了幾聲,一眾匠戶才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說話。
這十幾個匠戶之中,有幾個是鐵匠,負責打造各種兵器,有幾個匠戶會打造鎧甲,剩下的都是負責打雜的。
劉煬微微皺眉,問道:“誰會打造火銃?最好是鳥銃。”
十幾個匠戶都搖了搖頭,鐵冶所大使陪笑著說道:“咱們留城縣是個小地方,自然是沒有這等能工巧匠的。”
一旁的鄭藝滿臉黑線的低聲說道:“劉團練,你手下三兩千人還要火銃乾啥呢?你咋不要大將軍炮啊!”
劉煬哈哈笑了笑,心中暗道:“等老子的兵工廠運轉起來,大將軍炮肯定會有的,將來老子還想要東風快遞呢!”
隨即鄭藝對鐵冶所大使說道:“這些人全都調撥出去了,具體的事情我會來處理,你日後看著這裡就行了。”
“是。”
鄭藝又對十幾個匠戶說道:“從今以後,你們就歸劉團練差遣了,要好好乾,日後有你們的好處。”
十幾個匠戶稀稀拉拉的領命,不過眾人的眼神都很是閃躲,顯然對自己日後的遭遇很擔憂。
劉煬說道:“我是徐州左衛團練使,也就是此前的戚山寨寨主,你們隻要跟著我好好乾,日後每人打造出來的兵備都會有專人登記,你們每月都會有工錢,乾的越多、越好,工錢就越高,上不封頂,也不會有人克扣,更不會讓你們白乾活!”
“跟著我乾,你們的妻子兒女就再也不用上街要飯,可以和你們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
十幾個匠戶聽了劉煬的話,原本一汪死水般的眼神終於有了一絲波瀾,一個年紀較大的匠戶抱拳說道:“我們都是低賤的匠戶,以往的官、兵從來不會跟我們保證什麼,隻會讓我們沒日沒夜的乾活,隻有這位大人給了我們保證,所以我們信這位大人!”
劉煬點了點頭,隨即對鄭藝說道:“有勞四衙派人將諸位匠戶的家眷找回來,我去調集馬車來,今日就將他們帶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