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竇眾心動百花穀鳳鳴山上議天下
阡陌生嘉禾,人勤有沃野。
一統百業興,心聚眾成城。
凱裡知道說在了竇建陽心裡,看令穎滿是光的眼神,繼續說:“竇泰是你的兒子?”
“他怎麼樣了?”令穎急切的問道,竇建陽側耳傾聽。
竇泰心善耿直,謹剛智略,俯眾憐民,為人處世低調。在金堂除了古塔,沒幾個人知道他是竇建陽之子。兄妹中他和女兒麗盈關係最好,還不知道父親,已把妹妹獻給了古塔,更不知道麗盈溺水而亡。
凱裡說:“竇泰雖然年輕,但老誠謀略,善德眾心,誌智超群,克定金堂,立了大功,定然會得大王重用。”
令穎對竇建陽說:“都收拾好了,這就和凱裡大人一同去吧。”
一根筋的竇建陽無奈,還想保留最後的倔強,問道:“凱裡大人,此去彭山,山高路遠,可否帶兵馬?”
“您有多少兵馬,儘可悉數帶上。”凱裡猜測他也是要臉麵的人,說說而已,如果真帶這些兵馬,報於火龍果大王防備就好,不過也不過了岷江,離開這破城,他應該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令穎勸說竇建陽道:“都城初定,這兩萬兵馬在什邡還勉強為繼,彭山道險路阻,岷江天譴,王廷重地,大王仁心容眾,海納百川。請你去商議都城大事,不是讓你耀武揚威。”夫人把軍民報給凱裡這是信任,就是表忠心,另外告訴丈夫,凡事動腦子,不能過於任性,大王的容忍不可能無極限,到時吃虧的還是自己。
竇建陽就是在賭氣,他以為凱裡會借故阻攔,不曾想對方看破了一切,就借坡下驢,說:“聽夫人的,諸葛貞廷和焉耆你們兩個再挑選十名侍衛一同前往。蔚彧在家好生保護夫人,照看兵馬,撫慰百姓,等我歸來。”
凱裡說:“既然是大王派遣屬下來請大人,肯定把大人完好無損的送來這南泉城。如果夫人願意,可一同前往。王後胡玲早就耳聞夫人天資聰慧,巾幗不輸須眉,王後特叮囑屬下邀請夫人光臨百花穀。”
這話是凱裡自己說的,她當然更希望令潁這樣智慧之人光臨鳳鳴,與智人相交,散布政令,如沐春風,保占就說這竇建陽不足為慮,令潁不可小噓。
保占大人給成昆說:“竇建陽妄自尊大,如若聽夫人令潁計謀,古塔應該不是他的對手,無奈自有定數。”
“王妃憐憫蒼生,讚謬臣妾,庶民之幸,都城之望。我本羸弱,耽誤行程,等大王定都,定然拜俯。”令潁說。
彭山君臨天下,岷江川流不息,晝夜奔騰。秋高氣爽,風起雲湧,進入九月,雨水自然就少了,這是一個好天氣。
火龍果索性把會盟大會議程公布於眾:共計六天,前三天部落各舉薦賢良方正,德才兼備之人,及治理之策。第四天定人,第五天定策,第六天宣布結果,昭告都城。
趙凡存把集市搬到了鳳鳴山會盟台前,修整出來數百千步的空閒之地,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吃穿住行,琳琅滿目。
趙凡存、趙全和硌禮帶領百姓自覺管理,有條不紊,熱鬨非凡。他牢記火龍果大王之言:“無兵不安,無農不富,無商不興,百姓富足,國富民安,人心所向才是天塹固壘,人們自覺鑄就的這座長城之池才真正堅不可摧。”
會盟台後百步山林之中,分區域,連邊成院,單獨而又相通,才是十六部落的領袖之地,雖然不是堅強壁壘,但林木成屋,茅草枝葉相隔,完全可以遮風避雨,因為時間倉促,考慮今後此地並非各方雲集。竹木籬笆房屋,搭建拆除都極為方便。
屋在林中,林中有舍,宅院或隱或現。山青林翠,百鳥鳴。風輕雲淡,人彙集。
竇建陽晚火龍果一天到達,前一天火龍果對十四個部落統領或代表都一一進行了會談,分彆問詢了區域人口、土地和麵臨的困難等等。長紹等書記都一一進行記錄整理,之後再拿給火龍果等大臣商議討論。
凱裡帶領竇建陽走三江彙流過江,經將軍湖,對劉全陵墓進行祭拜。竇建陽問道:“劉全劉將軍對於火龍果大王很重要嗎?”
凱裡明白竇建陽所指,就說:“不隻是劉全將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人民心裡有杆杆,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擁護誰。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今後為民眾而犧牲的人,都會被紀念,等都成資財豐碩了,以青山為墳墓,青鬆翠柏為紀念,刻銘雋頌,其事跡世世代代紀念。英雄為民死,青山埋忠骨。人間有正氣,浩然永長存。”
身後的諸葛貞廷、焉耆和眾兵士,此情此景,內心被教化,懵懂中對自己多了希望,各個垂淚涕泣,欷歔悲歎,壯誌未酬,立誌為民為都城。
過了將軍湖,包括竇建陽,眾人都耳目一新,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田陌嘉禾成片成壟,水稻金黃,稻穗低垂,顆粒飽滿,壓彎了腰。玉米挑起紅纓槍,高高直立,整齊的猶如千軍萬馬列隊檢閱。蔬菜、瓜果,成行的桑樹,溝溪邊摩天輪一樣的水車,目接不暇,做夢都沒有見過這些新鮮東西。
諸葛貞廷伸手在焉耆的胳膊上用指甲尖猛的掐了一下,焉耆疼的跳起來,大聲責問道:“你乾嘛?”
諸葛貞廷大笑說:“我依然做夢,是真的?”
“夢裡也見不到這些啊?”焉耆身輕的如同一隻翻飛的燕子,邊指指點點邊說:“那一片,長勢最好,豐收了,就能讓我們什邡軍民足食足糧。”
“這是山地,都城全是良田,荒廢了多少年,開墾出來,哪裡能吃的完?”諸葛貞廷說。
一旁的兵士說:“你們快看,那片池塘成片的蓮藕......那林地裡有雞鴨鵝,豬牛羊,都被炸藍圈起來,是有人飼養的,不來哪裡能知道?”
山林邊,溝河旁,還有剛開墾的土地,翻新的泥土散發著芳香,田陌縱橫,豐收在望,給人耳目一新,欣欣向榮之感,東邊飄來山歌:“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采蓮何田田......”
西北也有歌聲:“耕其田,身上衣,口中食。人勤地不懶,地豐產,倉儲滿,來年往哪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