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小疆科技,位於郊外的飛行試驗場裡,徐申學正在小疆科技管理層團隊的陪同下,看到了處於原型機階段的大型無人機。
“我們這款無人機,項目代號為X14,也是我們的第十四個載人無人機設計方案,也是目前為止最成功,僅有進入原型機階段的項目,在這之前的十三個技術方案都因為各種技術缺陷而終止研發!”
“X14項目,采用純電能源,一共有個八個旋翼,最大起飛重量為八百公斤,最大載荷能力為三百公斤,最大續航為八十公裡,巡航速度一百公裡,最大速度可以達到一百三十公裡。”
“目前考慮到安全性以及其他問題,項目是以載貨版本進行研發,可以在貨場裡搭載三百公斤的貨物,也可以采用吊裝的方式進行貨物運輸!”
“X14的飛行,全程都有智能駕駛係統進行控製,不需要人工遙控乾預,人工隻需要設定起飛點和降落點以及其他必要操作即可,當然,我們也加入了遙控模式,確保可以更好的進行控製!”
“整個飛行控製模塊,由機載的智能駕駛模塊,地麵控製模塊,智雲地軌衛星通訊模塊組成,同時也可以融合使用地麵運營商的3G或4G乃至未來的5G基站同行通信。”
“地麵控製模塊裡,由一個大型的智能駕駛中心負責處理調控,處理周邊數據,給X14無人機下達飛行指令。”
“但是X14無人機的機載智能飛行模塊,也可以在脫離地麵指揮中心後,獨自操控飛行,具備全麵自主飛行能力!”
“同時我們考慮到了未來的有人駕駛版本,也設計了一個有人駕駛模塊,有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作為有人駕駛模式,駕駛員直接下達飛行指令,但是具體的飛行操作還是由機載智能飛行模塊來完成。”
徐申學聽著諸多介紹,然後琢磨了一番後:“意思就是,這其實是一架AI無人機?”
小疆科技的技術負責人道:“是這樣的……其實我們一直搞的都是純AI無人機,是不需要各種地麵控製或有人駕駛的,乘客坐在上麵通過語音指令溝通機載AI,就足夠了。”
“但是純AI無人機目前還存在一定技術缺陷,誰也不敢說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同時法律法規方麵也不完善,不僅僅國內如此,哪怕是在國內,恐怕也沒幾個國家會批準我們的這個飛機采用純AI的方式來飛行!”
“所以,我們這才加入了地麵控製模塊以及有人駕駛模塊!”
“這個問題和目前的自動駕駛汽車存在的問題是差不多的,隔壁的海藍汽車,其實他們的海藍汽車也能夠做到複雜路況下的全麵自動駕駛,但是依舊需要駕駛員……因為法律不許可。”
徐申學道:“法律問題還是要避免的。”
“但是也不能因為法律問題就不做了,法律這些先不管它,先把東西做出來,把技術搞好了就行!”
“不能載人,那就先載貨,慢慢來!”
小疆科技的負責人道:“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如今我們在無人機載貨領域裡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之前我們推出來了載重三十公斤,六十公斤的兩款農用/小型貨運無人機,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很多客戶會購買了這種無人機,用於噴灑農藥,或者用於複雜地形,尤其是山區之間的物資運輸。”
“之前我們還嘗試了把無人機弄到珠峰裡,使用無人機在高海波情況下進行物資運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了推廣應用,我們也和一些創業公司進行合資,或投資等方式,扶持了一批農用/貨運無人機的運營企業,用來無人機領域的商業運營,目前市場開拓的很不錯。”
“而我們的這款大型X14無人機,一開始的商業應用也是準備走這一路線,為複雜地形地區提供便捷,廉價的空中運輸。”
“一次運輸三百公斤的貨物,這個運載量也足夠使用了!”
“並且我們的電池還是可以換電池的,電池也可以配置快充,采用多組電池配合循環使用的話,是能夠獲得一定的運輸效率的。”
“比使用直升機調運更便宜,也比使用人力,騾馬馱運等方式更便宜。”
“比如部分運營商的一些山區基站建設,電網的輸電線路的電線塔建設就很適合使用我們的這種貨運無人機。”
徐申學一邊聽,一邊看,然後靠近了這架無人機去看。
這無人機的為了方便貨物運輸,複雜地區起降等情況,采取的還是上機翼的方式,中間則是一個比較簡陋的貨倉以及起落將。
看起來有點簡陋,但實際上這架原型機的技術含量非常高,比國外一大堆的所謂飛行汽車之類的東西先進多了,甚至都可以說是不同時代的產物。
而裡頭的關鍵技術除了電池,電機,飛控這些外,其實更主要的還是裡頭的飛行AI……這才是核心技術。
也是其他廠商連抄都沒辦法抄的技術……這年頭全球範圍內,隻有智雲集團才有成熟可用的AI技術,領先全球其他同行至少十年以上的技術差距。
小疆科技裡的AI技術,也是找智雲集團弄的,名義上是雙方合作開發……實際上就是智雲集團旗下的智能研究院,給小疆科技來了一個專門定製,幫小疆科技弄了一個民用版的AI無人機模型。
然後小疆科技拿著這個AI模型算法,再自己逐步進行AI訓練,然後一步一步的進行完善。
最後再使用到這個AI無人機上。
這個,才是這個X14項目的核心技術。
至於普通的電動多旋翼飛機,很多國外廠商也能做出來,但是他們還需要一個駕駛員,這個駕駛員還得進行專門的培訓和訓練……這東西某種程度上和其他飛機沒什麼太大的本質區彆,不外乎就是采用了電動和多旋翼的驅動方式而已。
而小疆科技的這個X14無人機,人家可不需要什麼駕駛員。
這也是為什麼小疆科技的X14,不叫什麼飛行汽車,電動飛機,而是自稱為‘AI無人機’的原因。
彼此間的區彆可大了去!
徐申學對這個X14項目非常有興趣,仔細看了後,然後讓這個X14無人機還進行了一次試飛。
飛行起來很平穩,看不出什麼毛病。
看著正在空中進行各種飛行表演的無人機,然後徐申學突然就想到了個問題:這東西,似乎也能用在國防領域啊。
複雜地形裡的後勤運輸,人員輸送,比如傷員後送的話……要麼使用慢吞吞的車輛,要麼使用直升機。
而這個X14無人機,用來代替輕型直升機,用來進行一些複雜地區的物資投送,傷員後送的話似乎也挺好用的。
“你們搞的這個X14無人機,做出來大概要什麼價位?”
小疆科技的人道:“這個要看產量了,如果是前期的少量生產,市場推廣時期的話,單價就會比較高,我們預估是一千萬元左右,不過後續我們還打算搞短續航版本,搞個四五十公裡續航的話,售價應該能夠控製在六七百萬左右!”
徐申學道:“這個價格有點貴了,對比輕型直升機都沒什麼價格優勢了,後續還是要儘可能的把價格拉低啊!”
民用的小型直升機也挺便宜的,有的幾十萬就能買一架,貴的幾百萬也夠了。
小疆科技的X14無人機,單純從成本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優勢!
不過小疆科技的X14無人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它不需要專門培養的駕駛員……這意味著,使用門檻非常低。
一個步兵就能坐上去通過簡單的語音指令進行飛行。
所以,其價值還是有的,徐申學琢磨著,回頭幫小疆科技搞個推銷,看看上頭要不要。
此時,小疆科技的人也道:“但是如果大規模量產的話,其實我們的X14無人機的成本會比較低的,前麵的價格昂貴主要還是為了平攤研發成本以及生產線成本,如果大規模采購的話,我們甚至有把握把價格做到大概一百萬元甚至更低。”
“畢竟X14的最大成本,其實不是機體,而是它的機載智能駕駛係統,而這個係統的軟件部分後續也不需要什麼額外成本,複製算法就行了了,所以產量越大,平攤成本也就越低。”
“大規模量產的話,我們是真能夠把成本控製在一百萬以內的。”
徐申學道:“這還算可以。”
不過他也沒有現在就說幫忙推銷,畢竟這種事也沒譜,現在說了到時候要是不成也不好。
還是等自己先問一問,上頭如果有意思想要試一試的話,到時候再來看看情況。
“現在先做著貨運版,先把商業模式摸出來,比如固定航線的短距離空中運輸,複雜地形的空中運輸,還有在農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上的運用都可以去探索!”
“然後再琢磨著搞載人版,嘗試走空中出租車,私人飛車路線!”
”我們一步一步來,把技術搞好了,東西做出來了,不用太擔心商業化的問題。”
徐申學這個X14項目後,對這個項目還是非常期待的!
這個X14項目的出現,也不枉費自己多年來在小疆科技的持續投入!
對於無人機,徐申學一向來都是非常重視的,不管是遙控型無人機,還是現在正在搞的AI無人機,徐申學都非常重視。
當年收購了還處於創業初期的小疆科技就是為了發展無人機。
而徐申學搞無人機的目的也非常簡單,一個是為了國防領域,而另外一個就是交通領域。
國防領域裡這個很多人就比較熟悉了,哪怕是遙控型無人機現在也體現出來了巨大的戰略價值。
很多有衝突的地區已經是廣泛使用小疆科技旗下的航拍無人機,用來進行低空近距離偵查……
同時小疆科技裡一些用於特殊領域,比如警務,消防,交通等領域的無人機,是可以搭載更加專業的高倍數攝像頭甚至紅外攝像頭,而這些特殊類型的遙控型無人機,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充當軍用也是挺好用的。
所以說小疆科技的產品雖然都是民用產品,但實際上已經廣泛應用於各國警務,就連美國那邊的很多警察機構都大量采購小疆科技的無人機作為執法工具使用。
而一些衝突地區的武裝組織,更是大量通過一些渠道購買小疆無人機,甚至經過一定改裝後直接作為偵查設備使用。
小疆無人機,是這些缺乏空中力量的諸多小國,普通武裝組織最最方便,也是最有可能獲得的空中偵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