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永言他們依舊是低估了國內大量中高收入群體對中型suv車型的迷信……再加上海藍汽車作為高科技巨頭,在電動車領域裡吊打一大群國外汽車廠商,幫國人掙足了麵子。
所以國人對海藍汽車的支持力度,其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覺得自己買海藍汽車是在支持民族工業。
很多普通人因為眼界不夠寬廣,知識麵不夠豐富,興許還會繼續迷信國外品牌,覺得進口車最好,合資車其次,國產車垃圾。
但是在這種高收入群體裡,他們的眼界更加的開闊,能夠看到更多海外的真實情況。
而看多了之後也就知道海藍汽車的牛逼……那可是在全球範圍裡吊打一大票海外汽車廠商的存在,同時海藍汽車讓全球各地車企大為警惕的同時也紛紛效仿搞電動車。
尤其是這個階段裡,國人還特彆喜歡和外國人進行各種對比,也特彆喜歡聽外國人吹捧國內的各種好……所以很多外國人專門跑過來做這一門生意:吹華夏……各種找角度的吹,然後獲得流量後賺錢。
如此情況下,一款在海外能夠大殺四方,獲得國際上普遍認可的產品,往往能夠引起國人的高度認可。
昔日的智雲集團的手機是如此,現在海藍汽車的汽車也同樣如此。
在諸多短視頻平台裡,一大堆各種海藍汽車在海外銷售,使用,測評之類的視頻裡,很多人看的……
然後看完後就會有一種心理滿足感,從而加大對海藍汽車的認同。
尤其是一些小有身價的三四十歲左右的群體,那都是年輕的時候儘力過各種苦逼的人:以前看新聞老憋屈了,三天兩頭被人欺負。
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手頭上也有錢了,這種情況下,他們很樂意花錢支持這些國內的一流企業。
而他們……是屬於中高端產品市場裡的消費主力軍,抓住了他們,那麼中高端基本就穩了。
智雲的s係列手機當年在國內,就是這麼賣爆的,當年,真的是有一大群中高階層裡的人以使用智雲s係列手機為榮啊……其中固然是因為智雲手機的確很牛逼,世界第一;但是不可否認,很多人不關心手機的技術參數這些,他們支持單純為了支持國產手機而購買智雲手機。
當年從機構到官辦企業,再到私立企業的管理層,技術人員等等,幾乎人手一台智雲s係列手機……
手裡頭沒一台智雲s手機,飯局都不好意思去參加……
而現在的海藍汽車,也有著同樣的趨勢。
一開始,海藍汽車在市場上的定位,隻是黑科技玩具而已,先進是先進,但依舊是玩具,買車的客戶都是一些富二代,科技行業裡的高管或老板之類的……普通人,尤其是大量中產家庭其實不太在乎的。
而且國內外都差不多。
這也是海藍sec以及海藍sev車型的銷量都經曆了先是大爆,然後迅速跌落的核心原因……高端玩具嘛,潛在市場太小眾了,哪怕全球市場加起來也就那麼點而已。
而等到海藍汽車推出中型轎車海藍slc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海藍汽車開始真正意義上的進入中產家庭,進而拉動還籃球車總銷量衝擊百萬輛。
因為一大群有錢的大哥們,就覺得這車很不錯,夠體麵,開出去有麵子。
並且還能顯得自己很愛國!
至於性能,黑科技之類的,他們多少也知道,但其實也不是很關心……反正隻需要知道海藍汽車很牛逼就是了。
畢竟海藍汽車都能把國外汽車品牌壓著打了,這還能差?
再說了,入門版三十五萬的價格擺在這裡,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啊。
這是海藍slc銷量在國內大開的諸多原因之一……
並且所以和很多人認為,海藍汽車的客戶都是年輕人不一樣,實際上海藍slc這款車的主要客戶群體,是三十四歲的中年男性,其次是三十歲左右的經濟寬裕的女性……
女性購買這車,除了品牌,黑科技這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為這車的外觀很科幻,內飾也非常漂亮……
簡而言之顏值高,擊中了一大群富婆們的審美。
年輕車主其實挺少的……也不為啥,純粹是年輕人買不起,入門版本售價三十五萬,落地價得四十萬呢,很少有普通家庭的年輕人能買得起的,哪怕是中產家庭的孩子。
所以,海藍slc的車主主要是中產家庭裡的三四十歲的男性以及三十歲左右的女性這兩個群體為核心。
但是,海藍slc隻是一款轎車,銷量雖然好,但是依舊有局限……、因為國內的汽車市場裡是suv為王,消費者們也更願意為了suv車型溢價。
這也是海藍slc在海外賣的更好,國內銷量相對差一些的緣故。
然而,這一切在海藍v這款中型suv上市後,情況就出現了變化。
僅僅是三天時間,海藍v的訂單就已經達到了五萬輛……官網以及全國各地的旗艦店裡都有大量的消費者谘詢,然後爽快的下單。
相對比slc這款中型轎車,售價相同的v這款中型suv們,更加受到消中產家庭的歡迎。
而這種情況,不僅僅在國內如此,在諸多海外地區也同樣如此。
三天後,海藍v正式登陸東盟市場,在泰國市場裡發布銷售,訂單也相當不錯。
然後是歐洲以及美國也陸續發布上市!
而在該車型引起各國新一輪購買狂潮的時候,海藍汽車的海外建廠計劃也開始展開。
但是……海藍汽車的這一輪海外建廠計劃裡,並沒有包括之前已經談判許久的歐洲建廠計劃,隻有東盟的泰國以及南美的巴西。
理由很簡單,歐洲那邊的財團,他們對海藍汽車各種談判施壓,試圖獲得海藍汽車的諸多核心技術……甚至是智能駕駛以及電池技術。
徐申學聽到對方的談判要求後,直接親自下令暫停了談判,撤銷了一切前往歐洲投資設立電動車工廠的計劃!
開什麼玩笑,能夠跑過去搞個組裝工廠,在非核心零部件上采用當地產品,這已經是徐申學給出的巨大誠意了,畢竟汽車行業相對特殊,關稅壁壘太大,如果對方願意采用組裝工廠換市場路線的話,徐申學也是願意進行一定的妥協的。
要是換成電子消費行業,徐申學連組裝廠都不願意搬過去……反正所有產業鏈都在我手裡,你也沒其他的選擇,所以愛買不買。
但是對方竟然還琢磨著要讓海藍汽車轉移電池技術,以及更為核心的自動駕駛技術……簡直想屁吃。
海藍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核心是人工智能……交出去自動駕駛技術,就等於交出去人工智能技術……這怎麼可能。
這可是徐申學和老美的財團們玩科技競爭的主要武器之一,你老歐洲動動嘴就想要拿過去,人家老美的財團都沒你們貪婪且愚蠢。
而電池技術裡的半固態電池,對方也想要……簡直瘋了。
人家特斯拉都有自知之明,從頭到尾就沒提到過要什麼電池技術,隻是詢問過海藍汽車,這半固態電池是否對外供應,你賣的話我這有大訂單……起步二十萬套的那種,大家一起賺錢啊!
不過海藍汽車的電池從不對外供應。
最後徐申學給出了折中方案,讓海藍汽車以專利收費授權的方式,把部分專利授權給寧代電池,控製好技術,讓寧代電池開發相對差一些的半固態電池,然後通過寧代電池再對所有第三方客戶供應半固態電池……這客戶也包括特斯拉。
畢竟徐申學是做產業鏈的嘛,如其不賣逼著海外汽車企業找其他廠商開發半固態,還不如自己先賣,然後堵死國外廠商的路子呢……這樣,還能把電池抓在手裡,隨時卡著他們,就和現在所做的一樣。
基於掌控產業鏈的原則,不出意外的話,特斯拉乃至其他國內或國外車企的電動車,在兩年後就能夠使用上寧代電池的半固態電池……特斯拉甚至已經提前下單,並支付了定金。
看看,就連老美那邊,都隻是想要嘗試購買半固態電池而已,而對於人工智能技術則是問都懶得問,隻要找徐申學采購ai顯卡而已……直接問會導致巨大的不愉快,大家都不是傻子,沒必要乾這種是。
隻要徐申學不卡ai訓練顯卡以及終端算力卡,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但是老歐洲的財團們,卻是覺得自家的市場很重要,重要到可以換來半固態電池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
徐申學對此都懶得解釋,直接下令停止談判,終止投資計劃……
而徐申學不僅僅直接不投資了,他還直接讓整個智能電動車行業的供應鏈也撤銷投資了,寧代本來打算和德國企業合資投資一家電池工廠的,現在也被暫停了……
徐申學旗下的企業,擁有寧代最多的股份呢,雖然沒能做到控股,但是其他股東基本上也願意選擇跟著徐申學同進退的……哪怕其他動力電池廠商想要過去,徐申學也不準,敢過去,分分鐘卡你鋰資源的供應……
彆忘了,徐申學還掌控著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鋰礦產能……
徐申學對歐洲財團那邊很不滿……
雖然沒明說,但是意思就是那個意思:再瞎比比,老子徹底封殺你…
今天是電池,明天是算力芯片,後天是感應器……還想造智能電動車,回家玩蛋去吧!
相對歐洲那邊的胃口太大,美國那邊嘛,則是相對乾脆一些……彆指望進去建廠了,人家不歡迎,而且還準備加關稅之類的,但是他們也隻是考慮……因為他們前腳剛加關稅,特拉斯後腳就得因為缺芯片和電池而停產……對了,還有福特和通用的輔助駕駛車輛也如此。
所以對於美國人自己而言,現在其實也挺尷尬的!
這封鎖不是,不封鎖也不是!
畢竟你不能指望打了徐申學一巴掌,然後徐申學不揍你啊……
相對於美國以及歐洲市場的麻煩,東盟和南美市場相對就簡單多了……沒那麼複雜,對方很歡迎海藍汽車去投資,並且願意給出非常大的優惠措施甚至扶持政策,也沒想著要海藍汽車的一些核心技術,人家要個組裝廠就很開心了……太複雜的他們也搞不了。
他們野心小,就想要用市場換點組裝廠的技術,然後拉點就業和稅收什麼的。
這種情況下,雙方的合作就簡單順利的多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