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徐申學在台上稍微緩停頓了後,開始進一步介紹x14智能無人機的其他情況,主要是硬件的情況。
“x14智能無人機,采用了我們自行研發的高效能電機,並搭配我們精心開發的特製旋翼,不僅僅可以提供充沛的動力,更重要的是還非常節能,進一步擴充無人機的續航能力。”
“而這樣的高效能電機,x14智能無人機上足足有八個,四條懸臂上,每一條旋翼都部署了兩台電機!”
“八個螺旋槳,所爆發出來的動力不僅僅可以支持的x4獲得最大三百公斤的載重,同時還有一部分的盈餘,用於應對意外情況!”
“如果出現了意外,八個螺旋槳裡出現了一個,甚至兩個螺旋槳失效的情況,我們的高效飛行控製係統,依舊能夠通過其他螺旋槳的動力分配,繼續維持無人機的穩定,甚至繼續執行任務!”
“哪怕失效三個螺旋槳,係統依舊能夠啟用緊急模式,就近擇地降落。”
“最後,我們還在飛機頂部安置了備用的大型降落傘……所以,哪怕動力全部失效,我們的飛機也能夠彈出緊急降落傘,然後確保無人機的安全降落!”
“在安全性上,我們做出了大量的針對性設計和措施,確保每一架x14都是安全的。”
“而支持八個大型螺旋槳,為無人機提供充沛動力的則是我們的新一代的能源係統!”
“我們的新一代無人機的能源係統,選用了當下最先進的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三百五十瓦時每公斤,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同時具備超級快充係統,十五分鐘充電下,就能夠恢複百分之八十的電量,如此可以讓我們的無人機能夠短時間內具備連續飛行的能力!”
“這裡必須說一說的是,我們的x14智能無人機上超級快充係統,采用的是國內統一標準的超級快充係統,所以……你可以去國內任何一家公共充電樁為你的x14智能無人機進行充電!”
“此外我們也將會為企業客戶或有條件的個人客戶,提供超級充電樁的采購以及安裝服務,用以支持x14智能無人機的快速充電飛行!”
“同時,x14的能源係統也支持常規民用電網的常規充電模式,附送的便攜充電器可以直接連接到家庭電網為x14進行充電!”
“最後,為了解決部分客戶在野外作業,無法快速充電的麻煩,我們的電池組是可以直接拆裝輪換的,不需要有什麼專業技術人員,普通人按照操作說明,就能夠在五分鐘內把電池拆下來,然後換上新電池,非常的方便!”
“所以我們還提供單獨的x14智能無人機專屬電池,供給企業或個人客戶采購使用。”
“我們圍繞著x14智能無人機,研發了一整套的技術解決方案,從地麵控製中心,再到無人機,電池,充電樁等都有,徹底解決所有的後顧之憂!”
徐申學在台上,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x14智能無人機的情況,一開始眾人是震驚,然後是茫然,再過來則是麻木。
反正徐申學搞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人們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毫無疑問,根據徐申學的描述,這東西絕對是屬於正兒八經的黑科技,可比如今市麵上的各種無人機強多了。
而這也可以從徐申學對x14項目的稱呼看的出來,徐申學並不是稱之為無人機,而是稱之為智能無人機。
不同的稱呼,代表的意義也是不一樣。
講解了諸多情況後,徐申學稍微停頓了一會,然後道:“接下來,請觀看我們的x14的各種飛行演示!”
“大家請看,一號x14已經開始起飛,這是一款貨運型號的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八百公斤,擁有最大三百公斤的載重量,上麵配套有貨倉,可以把貨物直接放置進去,同時也可以采用吊裝運輸的方式!”
“甚至,我們還可以把貨倉拆卸掉,進一步把載重量提升到三百五十公斤,或者是增加續航時間,飛行距離!”
隨著徐申學的講解,一號x14智能無人機已經順利起飛,然後到了附近開始吊裝貨物。
“注意,這個時候,我們的工作人員隻是通過地麵控製中心,直接給x14無人機下達了吊裝貨物的指令,但是並沒有進行詳細的操作,包括尋找目標的詳細方位,空中懸停等都是機載ai自主決定,同時可以通過便攜式通訊終端,和地麵操作人員進行直接交流。”
此時,會場裡也傳來了地麵的人員和一號x14相互交流的聲音:“一號,位置往左偏移一些,好,就是這裡,保持懸停!”
“準備吊裝貨物了。”
這個時候,一號x14的合成聲音也傳來:“有較大陣風,載機可能會有搖晃,地麵人員請注意纜繩!”
徐申學這個時候道:“我們的x14的機載ai係統裡,是一種綜合性的ai係統,除了vt飛行係統外,還有人機交互係統,擁有非常高效的文字或語音交互能力,目前支持中文,英文,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十二種世界主流語言,足以為全球範圍大部分地區以及人口的交互使用!”
“用戶可以通過模糊語音指令,給我們的x14下達各種飛行指令,機載ai將會根據模糊任務指令精確製定飛行計劃!”
“以上所有功能都不需要進行聯網使用,完全依靠機載eyq算力平台提供充足的算力資源!”
“同時,我們還為x14智能無人機,提供了ai接口,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全麵,更深入的人機交互體驗!”
x14智能無人機上的人工智能,實際上是好幾個結合起來的,並不是單獨的一個。
基於本地算力的人工智能飛行係統是一個,人機交互係統是一個,這就兩個本地部署的人工智能了。
然後還有ai……不過這個需要網絡才能用……實際上ai這種超大型人工智能模型,也沒辦法在終端設備上進行部署……智雲集團運行ai的可不是一台兩台服務器,而是一整個高性能服務器陣列,用了幾萬張ai5000芯片呢。
人工智能也不是一種,而是有各種各樣的,智雲集團人工智能研究院搞的各種人工智能可多了去。
涉及領域從國防、工業生產、服務、交通運輸,然後還有更早期一些的圖像識彆、人機交互、語音、翻譯等各領域,最後才是今年引起浪潮的生成式ai。
甚至對於智雲集團而言,其實生成式ai都是屬於不太起眼的產品。
智雲集團搞人工智能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弄個a出來,然後讓人們和人工智能進行交流,或者讓人工智能幫助人們畫個圖,寫個程序,做個數學題之類的。
智雲集團搞人工智能的目的,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搞國防和工業、以及交通、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等屬於工業領域上的人工智能……這些東西才是真正帶來生產力巨大的提升,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產品。
至於單純的生成式ai或者讓ai模仿人,搞一搞軟件應用層麵上的東西,其實智雲集團的興趣不大……
就算是現在的ai這種超大型的生成式ai,也不是智雲集團的目標……智雲集團的ai項目,其發展目標其實是一種通用的綜合高級人工智能,能夠協助人們處理各種日常工作……實際解決問題的那種,而不僅僅是在a上給用戶來個文字或語音反饋。
智雲集團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生成式ai的a,而是要一種可以內置在各種智能終端,甚至大型設備的通用性綜合ai。
本質上,還是為了給硬件產品進行配套。
比如未來,智雲集團要是搞出來什麼太空飛船,這操控飛船就得需要ai啊……而智雲集團實際上已經在天宮三號核心艙,以及目前正在建造當中的南門航天自身所擁有的商業空間站裡進行初始應用。
空間站裡部署了人工智能係統,協助宇航員對空間站進行管理,進行更科學試驗,檢修空間站,並指揮後續的太空作業無人機……當然,目前技術還不算完善,但是如果後續繼續完善下去,指不定哪天就能得到一個真正的飛船人工智能。
類似這樣的人工智能,才是智雲集團的追求!
至於現在的單純生成式ai,對於智雲集團而言那就是個騙錢的小玩具……放出來給大家體驗一番,吹一吹人工智能市場,甚至還放出來幾個低配版的開源ai。
目的是什麼?
為的是鼓動彆人去搞各種ai,然後自己在後頭賣ai芯片。
智雲集團的軟件和互聯網業務雖然營收也不低,但是從頭到尾它就是個賣硬件的高科技企業,而且是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
可不能把它當成一個單純的互聯網企業。
所以,他們的目的非常純粹,就是為了賣芯片。
雖然都說什麼互聯網行業估值高,市盈率高,也很賺錢,但是對於智雲集團這種頂級高科技企業而言,區區互聯網業務,哪能和各種智能終端,機器人,半導體產品的暴利相提並論啊。
說的誇張一些,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累死累活,還沒智雲集團賣個充電數據線或技術授權,認證芯片這一係列基於tb接口的業務板塊賺得多。
tb接口,每年能夠給智雲集團帶來大概接近二十億美元的營收,而且還養活了數百家獲得tb技術授權的第三方生產廠商。
而對於智雲集團而言,tb業務的營收,基本都是淨利潤……技術授權費是躺著賺,認證芯片也是成本極為低廉,毛利率極高,而自家賣的數據線同樣也是毛利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要不然,你以為智雲集團那麼大一家企業,為什麼會高度重視tb接口,為不惜每年都進行升級加密,然後也不顧其他行業,或者是其他國家的所謂行業標準,死活都要玩自己的tb接口啊。
歐盟那邊老早就說要搞什麼統一手機接口,提出來要使用tyec接口,每一次提出來都會被智雲集團找各種理由進行反對。
同時水果那邊在這方麵也很默契,和智雲在站在了同一陣線上,各種唱反調。
為什麼?
這都是錢!
一年二十億美元呢,比一大堆上市企業的市值都高,哪能輕易放棄啊。
小小一根數據線,都能為智雲集團帶來如此龐大的利潤,更不要說其他諸多硬件產品了。
而到了人工智能領域裡又是如此,智雲集團不賣人工智能,賣的是搭載了人工智能的硬件產品或者是支持人工智能的ai芯片……這裡頭的區彆是非常大。
到了x14智能無人機裡,也同樣如此……它上麵搭載的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更好的硬件產品使用體驗,運營成本,最終為x14推向市場奠定基礎。
唯一的問題就是,雖然x14智能無人機現場演示各種好,讓一大群媒體,科技愛好者震驚,讓一群玩低空飛行器的同行沉默。
但是x14智能無人機的發布會舉辦之後,這能不能全球各國廣泛上市還是個未知數。
因為這涉及到諸多法律問題……這玩意到底算是飛機,按照航空器來管呢,還是算是消費級無人機,按照個人消費級小型無人機來管?又或者這算是交通工具吧,是否按照地麵交通機構來管?
然後x14無人機,號稱沒有駕駛員,但是出現事故了責任算誰的?算是運營飛機的企業,還是算在乘客頭上,又或者算在擁有機載ai的小疆科技頭上?還是說提供底層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的智雲集團頭上?
這裡頭牽扯的諸多法律問題可多了去……尤其是不同國家之間的法律也不一樣,管理機構也不一樣,所以想要全球上市銷售,還需要麵臨全球範圍內的諸多複雜法律問題。
當然,在自家地盤裡,x14智能無人機還是能夠相關的許可,然後進行實驗性的商業應用的。
隻不過局限性也非常大,隻是獲得了一個臨時性的許可,準許x14在特定區域,特定航線上進行商業應用……說白了,就是特批了幾條專屬航線給x14用,看看效果如何。
但是後續如何,還得再研究研究!
國內都如此了,國外諸多國家裡所遇到的問題就更多了……至少美國那邊就無法上市……因為對方非要小疆科技提供底層的飛行人工智能代碼,讓他們來‘確定安全性’。
神經病一樣,所以小疆科技直接乾脆的停止了x14在美國的上市計劃。
不過,據說啊,據說美不少機構,甚至軍方對這玩意很有興趣,已經準備通過史密斯專員租用一批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