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送爽,金鑾殿內氣氛莊重。這是葉知秋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百官分列兩側,等待著女帝宣布新的政令。
"諸位愛卿。"葉知秋威嚴的聲音在殿內回蕩,"自朕登基以來,革新科舉、整頓江南、肅清邊境,如今也該是定下新政方向的時候了。"
文武百官屏息以待。這幾個月的變革,已經讓他們見識到了這位女帝的手段。如今聽她要宣布新政,都不免有些忐忑。
"首先,科舉製度的改革要繼續深化。"葉知秋環視群臣,"第一科女子科已經證明,人才不分男女。朕要讓這條路越走越寬。"
兵部尚書上前一步:"陛下,軍中將士也請求開科取士。以往都是世襲和舉薦,難免會有"
"準。"葉知秋毫不猶豫,"軍政科考即刻籌備,由蕭遠珩親自主持。要讓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有機會施展。"
這道命令一出,滿殿嘩然。軍中曆來都是世家把持,這一改革無異於動了他們的根基。
"其次。"葉知秋繼續道,"關於江南商道。查抄的走私款項,要全部用於民生。在各地設立普濟醫館,讓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陛下仁心。"林月笙出列行禮,"臣已經著手籌劃,準備在蘇州先行試點。"
"很好。"葉知秋點頭,"太醫學院那邊也要配合,派人輪值坐診。另外"她看向戶部,"漕運稅製要重新製定,不能讓那些奸商鑽空子。"
一條條政令頒布,每一條都直指要害。群臣心知肚明,這是要徹底改變朝廷的治理方式。
"最後說說西域。"葉知秋站起身,"這次平定邊患,讓朕看清了一件事。與其讓那些商隊胡作非為,不如由朝廷自己來主導商貿。"
蕭遠珩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陛下是要設立官方商隊?"
"正是。"葉知秋走下台階,"朕要在邊境設立互市,由朝廷直接與西域諸部貿易。既可以控製貨物流向,又能借機打探消息。"
這個提議可謂一箭雙雕。既解決了走私問題,又能加強對西域的控製。不少大臣都暗暗點頭,覺得這位女帝確實有幾分手段。
"諸位可還有什麼意見?"葉知秋問道。
禮部尚書猶豫片刻,出列道:"陛下,這些新政確實都有道理。隻是"他斟酌著用詞,"會不會太過激進了?"
"激進?"葉知秋反問,"那朕且問你,這些弊病如果不除,要等到幾時?再說"她目光如電,"朕改的這些,哪一條不是為了江山社稷?"
禮部尚書無言以對。確實,這些政令雖然打破了許多傳統,但每一條都是為了國計民生。
"好了。"葉知秋重新坐回龍椅,"這些政令,即日起實施。各部門要互相配合,有任何問題及時上報。"
下朝後,蕭遠珩留在殿內:"陛下這是要一鼓作氣?"
"不然呢?"葉知秋走到窗前,"朕既然要開創新局,就不能畏首畏尾。況且"她轉身看著他,"有你在朕身邊,朕還怕什麼?"
正說著,外麵傳來通報:"陛下,西域鐵勒部派使者求見!"
"來得正好。"葉知秋整理儀容,"讓他們進來。"
鐵勒部的使者帶來了一份厚禮:不僅有珍貴的寶馬,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其他部落的消息。原來在大周整頓邊境後,不少部落都想要尋求合作。
"這些人倒是識時務。"蕭遠珩評價道。
"借機會跟他們談談互市的事。"葉知秋道,"要讓他們知道,跟大周交好的好處。"
談判進行得很順利。鐵勒部不僅同意了互市的提議,還主動提出要協助監督其他商隊。作為回報,他們獲得了一些特殊的貿易權限。
"陛下。"葉知昭匆匆進來,"太醫學院那邊傳來好消息。第一批學生已經開始在各地普濟醫館實習了。"
"效果如何?"
"很好。"葉知昭興奮地說,"百姓們都說,終於看得起病了。而且那些女醫者特彆受歡迎,很多女眷都願意找她們看病。"
葉知秋露出滿意的笑容:"這才是朕想要的。醫者仁心,不該被任何條條框框所束縛。"
就在這時,又有消息傳來:軍政科考的消息一出,立刻引來大批將士報名。不少寒門子弟都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看來軍中也早就想改革了。"蕭遠珩說,"隻是一直沒有機會。"
"那就給他們機會。"葉知秋斬釘截鐵,"朕要讓所有有本事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夜深了,禦書房內燈火通明。葉知秋還在批閱奏折,處理各地呈報的問題。這些新政推行下去,難免會遇到各種阻力。但她知道,隻要方向是對的,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陛下。"蕭遠珩給她倒了杯熱茶,"累了吧?"
"不累。"葉知秋接過茶,眼中閃著光芒,"看到這些政令一項項落實,朕反而覺得很欣慰。"
她走到窗前,看著夜空中的繁星:"你說,母後和父皇在天之靈,會為朕驕傲嗎?"
"一定會的。"蕭遠珩柔聲道,"陛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為這個國家,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葉知秋靠在他肩上:"有你在朕身邊真好。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朕都不會覺得孤單。"
夜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夜晚,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悄然開啟。而這個由女子開創的盛世,必將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歡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請大家收藏: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