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夏收_穿越悲慘生活之得過且過_思兔閱讀 

第227章 夏收(1 / 1)

有了小學堂的勞動力,今年的夏收簡直是輕而易舉,即便年齡小的孩子也能幫著撿拾麥穗。

田間,金黃的麥浪隨風翻滾,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人們頭戴草帽,彎著腰,手持鐮刀,在麥浪中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汗水順著他們被陽光曬得黝黑的臉頰不停地流淌,浸濕了衣衫。

夏收的季節不正是充滿了希望和汗水嗎?

今年還算是風調雨順,收成不錯,雖然累,但很值得。整個村莊都沉浸在一片繁忙而喜悅的氛圍之中。

新莊營的農業生產是集體經營,每個村民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銅鑼一敲,男女老少紛紛走向田間地頭。男人們手持鋒利的鐮刀,彎下腰,動作嫻熟而有力地割著麥子;女人們緊隨其後,將割下的麥子捆紮成束,整齊地碼放在田埂上。孩子們也不閒著,他們奔跑在田間,撿拾麥穗,為大人們遞水送飯,都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經過數天的辛勤勞作,麥田終於被收割一空。一輛輛滿載麥子的牛車緩緩駛向打穀場,那裡早已是一片熱鬨的景象。幾個石碾共同作業,麥秸翻動的簌簌聲,牲畜的叫聲,人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奏響了一曲豐收的交響樂。

新莊營的集體經營模式初見成效,在無差彆的管理下,每畝地的產量基本均衡。交完夏稅後,每戶每畝還能分得20斤麥子,這無疑是一份令人欣慰的收獲。

作為名義上的股東,每畝地我扣下了10來斤,與前期投入相比,算是收回了些毛毛雨,不過這屬於長期投資,堅守下去,早晚會掙回來的。

而且我也沒指望通過這種方式掙錢,這不是變相的剝削,而是共同的致富,朝著共工、共產的方向發展。但又不能走平均主義、大鍋飯的路子,積極性得調動,勞動和價值得對等,所以在村中一直推行並灌輸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觀念。

那後得的25畝麥田,因為每畝的種植情況不一樣,導致收成差異很大。但好賴不用交稅,也不用分給彆人,不管收多收少,都是自己的,最後裝進袋子,也有1500來斤。

等一車車糧食拉進院裡,老太太和老爺子兩人都驚呆了,兩眼瞪得大大的,他們還從沒見過這麼多的糧食。

老太太咂吧著嘴:“這麼多麥子,得吃到什麼時候去?”

老爺子嗔怒:“就知道吃,那地可還花了40兩呢,得賣了換錢,能收回來一點是一點。”

我說道:“爹娘,這些麥子我不準備賣,除了篩選出留種的,剩下的我準備全部做成掛麵,即便賣不出去,也可以留著慢慢吃。”

老太太附和道:“做成掛麵好,方便還耐放。要不咱們去集市上擺攤,肯定會賣的出去的。”

“娘,我先聯係聯係如意酒樓的東家,他們京城的鋪子已經正常運轉了,不成的話咱們再想法往外賣。回頭你給找些講究衛生,看著乾淨點的婦人,幫著做工。”

我這兒的麥子是一斤不賣,可彆家的麥子都是要賣出去的,有了錢才能置辦些彆的東西。

肥水不流外人田,通知娘家二哥,讓他的糧店過來收購。今年的收成普遍都好,現在市麵上的小麥價格是9文一斤,不過為了吸引客戶,還是按照往年的10文一斤收,但要求糧食必須乾淨飽滿,這樣河灣村連著周圍村子的麥子基本上都賣給了二哥的糧店。

二哥看我竟一斤不賣,很是好奇:“你那麥子都是留著自己吃嗎?”

“我能吃多少?當然不是了。我準備把它磨成麵粉加工成掛麵,再往外售賣,成品的價格那可就翻番了。要是賣得好,說不定還得從你糧店大肆進購呢,趁著夏收,你讓掌櫃的多囤些,回頭好派上用場。”

“知道了,缺不了你的。”

新莊營的這次夏收,一畝地200文的收入,公平地分配給每一戶參與者,這對辛勤勞作的村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筆可觀的錢財,更是對他們付出的認可和回報。

在集體經營的模式下,掙得了工分,交納了稅糧,如今又得了實實在在的銀錢,這種方式,為大家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保障,降低了個體風險,帶來的好處那是多方麵且顯而易見的,無疑是成功的。

資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和利用,集體的力量在農田裡彙聚,人們齊心協力,從播種到收割,相互協作、互相支持。它讓人們看到了團結協作的力量,感受到了共同奮鬥帶來的富足和希望。

我這兒收獲的千斤麥子,隻靠家裡的石磨,根本不現實。先篩選出粒大飽滿的留種,剩下的全部拉到上遊的清平鎮加工成麵粉,聽說那鎮上有水磨坊,磨麵又快,出粉率又高。這還是二哥糧店的掌櫃給介紹的。

兩輛馬車裝的滿滿當當,從李伯那兒抽調了6個手腳好的幫著一起護送,他們武力值都高,凶神惡煞的樣子也能嚇退那些個宵小。二栓和田征負責趕車,一行8人就出發了。

可能是懷孕的緣故,我發現自己現在特彆敏感多疑,愛胡思亂想,他們才走一天,我就各種擔心,不是怕他們路上遭了搶,就是怕遇上大雨損失嚴重,過度的焦慮導致晚上睡眠極差,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抑鬱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被偏執將軍一見鐘情後 全京城都找攝政王妃打卦 科技入侵現代 高手下山我不會武功李沐塵林曼卿 高手下山我不會武功李沐塵 高手下山我不會武功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影視從夜老虎開始 穿越到民國成為何大清 為奴三年,我在未來靠放貸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