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很果斷的說道,“我來想辦法。”
韓千戶體貼的沒有多問,接著說道,“那另一個問題呢?”
裴元歎了口氣。
另一個問題當然是要儘快銷贓了。
這邊作為計劃的發動方,有很好的靈活性,北方就必須得提前派人做好布置了。
不然的話,等東西到了北京,很可能根本沒有脫手的機會。
要是讓天子知道底下人把他期待已久的商稅拿去進貨了,隻怕整個千戶所都得跟著倒黴。
裴元想了想自己以前認識的那些買賣人,腦海中立刻浮現了在濟寧見過的陳敏忠和陳碌。
這兩人出現在濟寧,顯然也有大宗物資倒賣方麵的業務。
陳敏忠和裴家素來有交情,老爺子對裴元也有不小的好感。
陳碌則是個在商言商的人,他雖然和裴元無甚交情可言,但是那稱職的態度,讓裴元覺得他應該是個可靠的交易對象。
可惜,當時還錢的時候給他們兩個結清了,濟寧城又被攻破了一次,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尋這兩人。
裴元正沉默著,就聽韓千戶輕笑道,“是不是在為銷路的事情發愁?”
裴元忙點頭道,“的確如此。”
又道,“我認識兩個豪商,都做著大宗交易的買賣,若是由他們把貨吃下去,咱們就能方便許多。隻不過我也不知道他們現在何處,可能需要錦衣衛的人幫著找尋找尋。”
韓千戶聽了卻又笑,“若是為了此事,倒也不必麻煩,交給我就是了。”
裴元生怕她又搞出什麼坑爹的計劃,壯著膽子打聽道,“那不知韓千戶是怎麼打算的。”
韓千戶似乎看出了裴元那點小心思,似笑非笑的瞧了他一眼。
接著慢悠悠的說道,“隻要這邊的貨物出發,我就會讓人帶著稅銀的樣式,火速趕往北京。到時候我密信一封,讓各個道觀、寺院的砧基道人,為我湊出八萬兩白銀來,然後按照稅銀樣式,燒成銀錠預備著。”
“等我們到了北直隸地界,就可以提前將貨物分給那裡的砧基道人,讓他們包銷發賣。如此一來,我們隻要保證路上不露破綻,能順利的押送著物資抵達京城便可。”
裴元聽了,驚得半晌說不出話。
這特麼不就是異地彙兌的概念嗎?
這韓千戶怎麼這麼懂?
這個時代的異地彙兌,根本還不成熟。
主要原因是大明寶鈔的失信,連累的所有信用貨幣失去了價值。
而作為交易等價物的金屬貨幣和絲織品又因為重量的原因,運送很不方便。
不方便的地方主要有兩點。
一是沿途的官方可能會找機會把這些錢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