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謂是除了東北邊及東麵的臨海,河北已經陷入了三麵皆敵的境地。
但那又如何?
季漢諸賊最惡者,莫過於馮賊。
而現在,就連馮賊都被擋在葦澤關前,遲遲不得寸進。
最後不得駐軍於關前,已是有近一個月都沒有強行攻關。
有說是漢軍前幾個月傷亡太大,不得不休整。
有說是馮賊另有詭計,準備偷渡太行山。
更有說是漢軍已是一如當年漢中之戰進退維穀的魏武皇帝,眼看攻不下雄關,大軍困於井陘之中,馮賊已有退兵之意。
眾說紛紜,真假難辨,但馮永被擋在葦澤關前,卻是不爭的事實。
偏偏這個時候,司馬懿卻說井陘戰事緊急,需要自己親自前往?
“這就是個借口,他想要避開我們,所以才會選擇這個時候離開!”
有人麵色陰沉地說了一句。
領頭的崔氏主事人悶哼一下,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還需要說嗎?
“我聽說,博陵那邊,也出現了四處劫掠的胡人?”
繼元城之後,清河也被胡人劫掠了一番,然後博陵那邊也傳來消息,說是有胡人為禍。
也就是說,此時至少有兩股胡人在河北肆虐。
雖說這些胡人沒有辦法攻破塢寨,但此時正值夏糧入庫,人可以躲在塢寨裡,但地裡的糧食可沒有辦法長出腿來跑路。
清河這邊還好說,送了一些糧食給胡人,總算是以最小的代價避免了胡人的禍害。
博陵那邊就不一樣了,聽說連地裡快要成熟的麥子都被胡人搶收了大半,可謂損失慘重。
因為河北往北就是塞外的緣故,大夥都有門路跟塞外的胡人交易,就算是一季糧食甚至一年的糧食都沒了,可能也傷不到筋骨。
但現在不一樣了。
這幾年塞外的交易日漸艱難,今年尤是最難。
現在的塞外,全是漢軍和漢軍的鷹犬。
再大的膽子,也沒人敢冒險在這個時候去塞外交易。
所以大夥今年的進項,就全指著地裡那點糧食呢。
漢國是冬日快到開春的時候進犯的河北。
也就是說,今年河北的春耕,就已經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如果夏糧不能安全入庫,那就意味著今年的全部收成,會有嚴重的損失。
博陵崔氏這一次被人明搶,是實打實地被割了肉,再厚實的家底,再這麼下去,也有見底的一天,不跳腳才怪。
“這是司馬懿在向我們示威!”
誰不知道這些胡人,是司馬懿請至河北的?
前番胡人一直聚於鄴城,從未聽說有劫掠之事。
誰料鄴城借糧不成,胡人就四處劫掠,要說這事與司馬懿沒有關係,那就是把世家這些人精當成傻子了。
司馬懿自然不是把他們當成傻子,他知道他們知道,他們也知道他知道他們知道。
但隻要不承認,那就是不知道。
“那司馬懿隻知道整日讓我們出錢出糧,卻任由那胡人四處劫掠,難道他以為,這糧食是憑空出現的?”
有人憤憤不平地說了一句。
冬日裡就已經征過一次糧,春耕時又征發了一次民夫,前番夏糧還沒成熟,又派人向他們索要糧食。
說是借,但誰都知道,這個借是有借無還的借。
不想給一點好處,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讓他們出錢出糧出人。
哪個大戶人家經得起這樣折騰?
還是當他們這些世家大族都是泥做的,任他司馬懿隨意揉捏?
“我們現在怎麼辦?”
“範陽盧氏來人了嗎?”
“還沒有聽到消息,不過聽說胡人已經向北而去,範陽那邊,也是遲早的事。”
“那就趕快去打聽,隻要打聽到範陽來人,我們就一起去井陘,拜見那位太傅。”
“喏。”
“還有,聽說趙郡的李氏也來人了,幫我再擬個拜帖,我要去拜訪一番。”
司馬懿可以不見他們清河崔氏,但如果再加上博陵崔氏,趙郡李氏,範陽盧氏。
還有諸如元城王氏之類的地方豪強,他就不信,司馬懿會對他們視而不見。
河北世家大族派人前往鄴城拜訪司馬太傅不成,又不得轉向井陘碰運氣。
而此時,已領兵到達葦澤關的司馬太傅,同樣派出人,前往關前漢軍大營。
自上次馮大司馬讓眾將士停止攻城,整頓休息以來,就一直再未曾下令重新攻關。
這近一個月以來,將士們吃飽了睡,睡足了稍作操練,再玩些軍中博戲之類,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明明是前來平複賊子,除了住在山間比不過平日舒服,日子可比沒有戰事時強多了。
搞得將士們吃飽喝足之後,都覺得有些心懷愧疚,不少將領紛紛主動請戰。
隻是皆被馮大司馬駁了回去,隻是讓他們按兵不動。
盧毓被司馬懿派來漢軍大營,一路上看到漢軍軍容嚴整,士氣鼎盛,求戰心切,不禁在暗暗心驚之餘,又心情沉重。
漢軍雖說久未攻城,但並未如所傳的那般進退維穀,有退兵之意。
就算對馮明文再怎麼恨之入骨,咬牙切齒,但都不得不承認,此人乃是世間難得一見的人傑。
文武皆是出類拔萃,少人能及。
此等人物領著這等虎狼精銳之師,駐於關前,就算是毫無動靜,也足以讓人忐忑不安,不敢掉以輕心。
隻怕此子在暗中謀劃著什麼詭計。
懷著複雜無比的心思,盧毓在被領入漢軍大帳後,不敢太過托大,對著大帳裡主位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
“盧毓見過馮君。”
“盧公無須多禮,請起。”
耳邊傳來的聲音不慍不火,不徐不緩,甚至連稱呼都頗為有禮,讓盧毓心裡就先鬆了一口氣。
他依言起身,這才放心地定眼向前方看去。
看到漢軍軍容後尤能麵不改色的盧毓,看清了馮某人的真正麵容之後,竟是再也維持不住自己的臉色。
這……
這人當真是聞名天下,陳王之後得天下八鬥才氣的馮明文?
即便對方就這麼安坐在那裡,也能看出此人身材魁梧。
文人長得高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要像此人那樣壯碩,絲毫沒有書生的文雅,卻是盧毓沒有見過的。
再加上胡須濃密,偏偏又沒有用心打理,看起來如同虎須。
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粗獷武將,怎麼看怎麼不像傳說中的才高八鬥。
馮某人穿越過來以後,比較惜命。
所以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鍛煉身體,攝入營養。
早年又跟了關大將軍練武,雖說武藝不怎麼樣,但打熬筋骨的目的卻是達到了。
後麵再得到了華佗遺留的鍛體之術,日練不綴。
體格高大是很正常之事。
這幾個月來一直領軍在外,不像在家裡,有人幫忙打理自己,他本人又懶得刮胡子,故而長成了這個模樣,倒也不奇怪。
隻是這等粗野武將形象頂了一個才高八鬥的稱號,委實讓盧毓有些難以接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