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古關的內城城門後麵,傳來了木製絞盤刺耳的斷裂聲,厚厚的城門轟然洞開。
滿頭小辮的禿發闐立,右手提著還在滴血的長刀,左手高擎著顆頭顱,從門洞飛奔而出。
來到鎮東將軍麵前,以刀駐地,單膝跪下,聲音洪亮:
“小人幸不辱命,賊將首級在此。”
說著,他把滴血的戰利品高舉過頭頂。
鎮東將軍微微點頭,並未伸手去接首級,隻是淡淡掃了一眼,語氣平靜:
“好,記汝一功。”
禿發闐立麵露喜色,恭敬道:
“謝過將軍。”
“有功必賞,這是你應得的,不必道謝。”
古關內外城皆落入漢軍之手,鎮東將軍並沒有立刻進入內城,而是定定地站在那裡,抬起頭,看向關城所傍著的山頭。
事實上,她在清晨領軍出發前的一個時辰,已秘密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奇兵,在向導的帶領下,悄無聲息地繞到關口後山。
當大軍出現在關前時,山上的魏軍最先被吸引注意力。
畢竟他們的視線比關城守軍更為開闊。
然而,也正是此時,那支奇兵開始順著采藥人才知曉的山徑攀爬。
說是山徑,但對於普通人而言,卻是險峻難行,連鬼見了都要發愁。
向導紀陽爬在最前麵,時不時扯緊腰間的麻繩,崖壁上的青苔在他的鐵護腕下被擠壓出墨綠色的汁液。
他的身後,劉渾率領五百死士貼著巉岩蠕行。
走了半個時辰,隊伍被一道四十丈深的天然裂穀攔住去路。
“聽說本來這裡是沒有溝的,後來永初年間,有地龍翻身,這才變成這個樣子。”
走在最前麵的向導紀陽,轉過身,低聲對劉渾說道。
劉渾放眼望去,隻見裂穀兩岸絕壁如刀削斧劈,難怪魏軍沒有在後山設置哨衛,這便是天然的防線。
不過,這道天塹對北方人,尤其是河北人而言或許難以逾越。
畢竟河北都是平原。
但對漢軍來說,卻並非不可跨越。
如今的漢軍,以前被人蔑稱為“蜀軍”。
世人皆知蜀道難。
但蜀道好歹還被稱為道。
而在蜀道未修之前,蜀人又是如何在奇山峻嶺中開路的?
“搭梯!”
劉渾低聲喝令,身後兩名力士展開用麻繩與鬆木製成的軟梯,軟梯展開時,可隨山勢扭曲,如巨蜈蚣貼附岩壁。
先鋒什長將鐵製蜈蚣喙紮進岩縫,十名士卒拽著浸過桐油的麻繩緩緩放梯。
當山下的大水洶湧衝向關城時,劉渾的右手五指終於扣住崖頂草皮,在他身後,五百死士如壁虎般貼滿岩壁。
而山上的魏軍,雖然不用像關城守軍那般直麵洪水,但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山下的異變吸引,全然不知一支漢軍正悄然逼近。
“東北方有烽燧!”有斥侯低聲提醒。
“東側也有!”另一人補充道。
“這是子母烽,互為呼應。”
劉渾舉起千裡鏡,觀察了一下,緩緩道:
“這是子母烽,互為呼應。東側母烽有床弩和霹靂車,顯然是利用製高優勢支援山下關城。”
“子烽人少,應是警戒之用,母烽人多,是賊軍主力所在。弩狙手,上弩!”
“哢嗒……”
後麵的弩狙手得令,開始組裝用來獵殺的弓弩。
這種可拆卸式的弓弩,雖然威力不如平時用來狙殺的重弩,但勝在攜帶方便。
平日裡不用的時候,就拆成幾個機件,需用時迅速組裝。
乃是潛伏逼近時用來暗殺的利器。
十五張獵弩組裝完畢,上好弦,弩狙手開始沿岩縫包抄過去,把那些正在盯著下方的哨兵一一點殺。
直至魏軍烽燧台上的柴薪堆冒起火光,主烽燧守軍這才突然發現,漢軍已攀上了箭樓飛簷。
與此同時,血肉撕裂的悶響在他們耳邊響起。
“大漢天兵在此!”
“殺!”
……
山下的洪水肆虐聲掩蓋了山上的廝殺。
當鎮東將軍站在內城門口,抬頭望向山上時,已聽不到任何喊殺聲。
沒有人看到,半張殘破的魏軍旗幟正緩緩從山頂飄落,最後墜入鮑丘水裡,漆金的“鬼”字沉沉浮浮,最後消失在水裡不見。
一支鳴鏑從山頂上射下來,發出尖銳鳴叫聲。
鎮東將軍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聲音,這才率軍踏入內城。
接下來就是清點城內還能利用的物資,收編降兵,驅趕著他們到外城清理淤泥,屍體以及各種雜物。
雖然已經到了七月,但暑氣未消,如果不及時清理——特彆是那些屍體——極易發生瘟疫。
不過,這些瑣事自有參謀和將領處理,無需她親自過問。
踏上內城的城樓上,鎮東將軍靜靜地望向東麵的山嶺,神情深邃,似在思索什麼。
“將軍,要不要我帶人去把那山打下來?”
這一仗,隻有劉渾和禿發闐立出了風頭,趙將軍隻覺得渾身發癢不得勁。
“用不著。”
鎮東將軍一口回絕了趙廣的請求:
“如今大局已定。若山上賊軍識時務,主動來降便罷;若不降,也無妨。”
“我已經派楊千萬率三百人守於山下諸道,又有那紀暉作為向導,山上賊子既下不來,亦派不出信使往漁陽。”
除了東山,她還封鎖了關城前往漁陽的所有要道,並派出斥候和遊騎搜索關城附近,嚴禁任何人靠近或離開。
目的隻有一個,嚴密封鎖關城的現狀。
時間無需太長,隻需兩天便足夠。
“可是將軍,”趙廣提醒道,“莫不是還忘了一事?”
鎮東將軍聞言,似乎沒有想到趙廣居然還能想到自己沒想周全的地方,略顯意外地轉過頭:“何事?”
“狼煙!”趙廣急急地說道,“將軍,山上可是有烽燧的,他們可以點狼煙向漁陽那邊示警的。”
仿佛是要印證趙廣的話一般,但見他的話剛落,東山山頂,開始同時冒起三股粗黑無比的狼煙。
濃黑的煙柱在天幕上割出猙獰裂痕——這是用馬糞混合細柳枝特製的狼煙,比尋常烽煙顏色更深。
這是最高等級的示警,代表著關口正陷入極大的危險當中。
東山上的魏軍自然沒有千裡鏡這種神器,但漢軍鋪滿關城前麵山野後,接著又是大水淹城,他們不可能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