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羅誌學的規劃,這一次會議上直接敲定了軍銜製度,羅誌學搞的軍銜很簡單,沒有另類自創各種名目的軍銜製度,而是直接用近現代各國通用的軍銜製度,簡單易懂。
分軍官、士官、士兵三等。
軍官為上將、中將、少將、準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準尉。
以上為軍官,擔任隊長以上各級軍官職務,此為保鄉軍裡的主乾,其中準尉暫時隻授予隨營軍事學堂裡在讀學生,比如從讀書人裡招募入學的新軍官,士兵新提拔起來入學的新軍官。
士官為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擔任伍長、什長、隊事務長以及授予各技術兵種,資深骨乾士兵,此外保鄉軍的枝乾。
士兵為分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同時把軍銜和品級進行掛鉤,比如隊長,原則上隻授予少尉軍銜,特殊情況下授予中尉軍銜;
步兵哨長則是授予上尉軍銜,特殊情況可由中尉臨時兼任;
步兵營長授予少校軍銜,中校為特殊情況。
步兵旅授予上校軍銜,中校為特殊情況。
其他各級職務,都有一個優先軍銜所匹配,另外還有一個或兩個輔助軍銜所匹配。
此外羅誌學還考慮到了目前騎兵和炮兵都缺乏營級編製,哨以上直接就是旅,所以趁著這一次製定軍銜製度,也正是敲定了炮兵營以及騎兵營編製。
暫定炮兵營下設三個炮兵哨,配發軍銜類同步兵。
後續第一炮兵旅將會下設第一炮兵營,同時再籌建一個第二炮兵營。
第一騎兵旅也是會設立第一騎兵營、第二騎兵營。
敲定了軍銜製度後,羅誌學當場就授予了各高級將領們的軍銜。
考慮到職務和軍銜對等原則,也是考慮到後續給麾下將領們一個奔頭,確保高級軍銜的稀缺性以保證含金量,目前少將以上軍銜不授予。
騎兵總監兼第一騎兵旅旅長王瞎子、炮兵總監兼第一炮兵旅張馬林、北路軍司令黃丁權三人被授予準將。
準將也是目前授予的最高軍銜,並且隻有三個人。
新任第一步兵旅旅長李成通、第二步兵旅旅長林冬生、第三步兵旅旅長許河、拿下裕州城並堅守多天的第四混成旅旅長安永多都被授予上校軍銜。
此外四大部主官,參謀部部長徐誌賢、軍械部部長胡洪卓、後勤部部長於修傑、軍政部部長魏開福都被授予了上校軍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