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有需求,其實也可以裝上兩噸多甚至三噸的貨物……野地裡可能跑不了,但是平坦的泥土路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這樣一來,對道路的要求也就高了。
比如行駛在之前建設的諸多泊油路上,一次兩次沒啥事,但是天天都有這麼一大堆超載的卡車走在上頭,這路麵很快就會被損壞了。
也就是說,當代的大楚帝國雖然公路體係很發達完善,官道幾乎遍布每一個鎮,但是道路的質量還是差強人意……當然,這個差強人意是用於汽車時代,如果是馬車時代的話,那麼大楚帝國的道路水準稱得上曠古絕今。
畢竟……你找不出第二個在馬車時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搞大規模泊油路的國家,而且還把官道修道遍布幾乎每一個鎮的水準。
交通部門也是考慮到了現行的道路標準,對於速度更快,重量更大的汽車而言有些不夠,所以已經製定了新一代的道路建設標準,對公路等級進行劃分,劃分甲等路,乙等路,丙等路一共四級的道路建設標準,同時加大硬化路麵的建設進步。
這一次汽車博覽會也就順勢對外界進行公布,並擬定在各主要城市建設大量的乙等路。
所謂的乙等路,其實就是主要公路,要求用水泥或柏油硬化路麵,雙向四車道或六車道的道路。
丙等路,也是硬化路麵,但是隻指雙向雙車道通行的硬化道路。
丁等路,則是傳統的非硬化路麵。
最後還有一個甲等路,這玩意要求更高,要求能夠快速通行重型車輛的雙向四車道或六車道乃至八車道的柏油路或水泥路。
同時硬化路麵的承載要求也更高,硬化路麵的建設標準,最低的丙等路都要達到零點三五兆帕,而乙等的路麵承載能力就要求達到零點五兆帕……雖然這種路麵承載標準放在後世現代,其實也就是鄉村公路的水準……但是你彆小看後世的鄉村公路啊,後世的鄉村公路雖然小一些,但是人家照樣可以跑幾十噸的大卡車的……
而當代的大楚帝國,可沒有什麼幾十噸的大卡車,載重幾噸的就已經很少了,畢竟發動機就那點動力,幾十噸也拉不動啊!
時代不一樣,技術不一樣,汽車也不一樣,所以道路標準也不一樣。
其實大楚帝國也不是不能搞和後世那樣的高標準水泥公路或柏油公路,把路麵承壓能力提升到零點七兆帕……無非就是用料多一些而已,但沒那必要啊,成本會貴太多,又沒有實際使用場景,不過是浪費錢而已。
等以後有實際需要了,現在修的道路也該到修繕的時候了,到時候進行改裝提升技術標準就是了,後續還可以建設封閉式的高等級公路,也就是高速公路。
總之,飯要一口口的吃,一口想要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那樣很容易噎死。
太子出席參加汽車博覽會,交通部以及其他幾個重要部門的尚書也出席並發言,這讓第一次的汽車博覽會帶著濃厚的政治氣息……
這也不奇怪,汽車產業在大楚帝國裡,本來就帶著濃厚的政治氣息……沒有官府的大力推動,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不可能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就從原始汽車的形態發展到現在的數十萬輛的汽車產量。
汽車產業對於大楚帝國高層而言,好處可太多了……可以取代馬匹,節省可以足夠數億人吃喝的農業資源;取代馬車,改善城市環境;同時帶動工業經濟發展,提升民眾生活水準,提升財政收入等等。
這麼多好處,帝國高層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甚至可以說,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是帝國高層主導進行推動的……事情的起點,那可是當年羅誌學親自指示當時的三大研發內燃機的廠商加大力度進行內燃機,尤其是汽油機的研發,為此給予了免息貸款,稅收優惠等各種扶持。
而當時都已經快對內燃機絕望的三大內燃機廠商……嗯,當時都還是三大農機廠商就是因為有了這一政策扶持,這才能繼續汽油機的研發,然後陸續搞出來了工業用煤氣機,早期的熱管式點火汽油機,最後到現在的火花塞式點火汽油機。
這一步步也是花了足足十年時間呢。
如果用金錢計算的話……過去十年裡大楚帝國對汽車產業的扶持資金,那都高達一兩千萬楚元……嗯,雖然直接拿出去的錢沒多少,但是提供的免息貸款,可不是真正的免息,人家銀行還是要利息的,隻不過利息由官府補貼而已。
同時稅收優惠……看似不出錢,但是做生意不用交稅,這也可以說是財政倒貼錢了。
這些年,為了扶持汽車產業,帝國財政實際上在汽車產業上其實沒收幾個稅,甚至倒貼出去了一大筆補貼。
當然,官府永遠都是不會虧……雖然在汽車行業上收不到稅,但是汽車產業擴大後,帶動的經濟發展卻是非常龐大的,其他的不說,光是汽車以及相關聯的產業鏈裡增加的就業崗位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