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江汽車展覽會裡,以五大汽車公司為首,附帶一群獨立汽車廠商還有部分汽車零配件廠商,一起參加了這一場展覽會。
雖然鬆江汽車展覽會並不是帝國裡唯一的汽車展覽會,但卻是規模最大,影響力也最大的一個汽車展覽會。
原因很簡單,鬆江城是大楚帝國裡的第一大城市,再加上周邊的中小城市以及臨近幾個府的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乃是大楚帝國裡人口最為密集,人均收入也是最高的一片地區。
這必然讓鬆江城為核心的鬆江地區,成為了各類消費品的超級大市場。
尤其是對汽車這種單價高的高價值工業消費品而言,更是如此!
鬆江城以及周邊地區組成的狹義上的江南地區,消費了大楚帝國裡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各種轎車,常規貨運卡車。
因此五大汽車公司以及部分獨立廠商都非常重視鬆江地區的汽車營銷工作,每年的鬆江汽車展覽會更是公司總部直接出麵參展,而不是和其他諸多地區裡中小型汽車展銷會一樣,會由當地的汽車經銷商去代為參加。
不僅僅參展,而且五大汽車公司以及部分獨立廠商都會在鬆江汽車博覽會上發布自己的新車型。
安隆汽車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算是最為重視的獨立汽車廠商了。
他們特地帶來了新款的安隆豪華轎車在這裡進行新車發布。
發布會上湧入了上千名各種各樣的人,除了汽車行業的業內人士外,還有潛在的客戶以及客戶代表,同時也少不了看熱鬨的普通人。
而當新車發布會正式開始,隨著一大堆各種誇張的解說之中,展台中心的新車也被拉開了幕布,讓眾人見到了全新一代的安隆豪華汽車。
看見這輛車的第一眼,眾多人就忍不住發出驚歎聲,這車的外觀和現今的所有車型都不一樣,是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流線型車身……整個車身看過去的第一眼就讓人覺得有一種美感。
這是一種工業設計的美感,充滿了流暢以及力量。
大楚帝國的汽車外觀在過去十多年裡也經過了三次比較大的變化。
最早的汽車外形,實際上和馬車區彆不大,而且還是敞篷馬車……沒錯,早期的汽車清一色的敞篷,當然了,會配有軟棚,下雨的時候可以停車,然後手動把軟棚給裝上去。
後來,開始出現了封閉式車身,這主要是敞篷車型實在不實用,因此人們開始引入一些公共馬車以及私人大型馬車裡的封閉式車廂。
這種車身主要是由唐山汽車公司引流的潮流,整個形狀看上去和馬車的車廂其實差不多,車頭和車尾比較低矮,中間則是高大的封閉式車廂,這是典型的四輪私人馬車造型……當然汽車和馬車區彆還是挺大的,所以雖然都是兩頭矮中間高,但是前方因為發動機的緣故,顯得又比較高一些,同時車身也比較狹小一些。
這種車型,也被稱之為箱型車,乃是前些年,乃至現在也是主流的車身外殼。
前幾年,則是開始出現了船型車身,這是一種安隆汽車公司首先推出,還有專利權的那種,後來和五大汽車公司進行了專利交換,於此五大汽車公司也獲得了這種特殊的船型車身的專利使用權。
這種船型的車身和之前的箱型車身的最大不同,其實就是全包裹……不像是箱型車身一樣前後位置很狹小,中間高高凸起,而是采用了一種把車頭和車尾都包裹起來,和車身同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和後世成熟的船型車身相比還是顯得比較複古一些,同時這種外殼隻是純外殼,裡頭還是空蕩蕩的……純粹就是為了好看,也沒有考慮什麼風阻這些東西,而且也談不上全封閉。
而這一次安隆汽車公司所帶來的新車,其車身外殼的整體設計,依舊使用了船型車身,但是卻采用了大量的流線型,使得整輛車看起來非常的流暢圓潤,而且還使用了大麵積的前檔玻璃,以及車門玻璃,並首次采用了全封閉式的車身結構。
但從外殼來看,其實和原時空五六十年代的車身都差不多了……但還是那句話,這隻是個外殼,而實際內部不少地方都是空蕩蕩的……這年頭也沒那麼零部件需要安裝上去占用大量的空間。
性能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這玩意搭載的v型六缸發動機已經算是很牛逼的了,但是受限於尺寸和重量,作為一款乘用車上使用的發動機,其最大馬力依舊隻有可憐的三十匹馬力。
但是……人家安隆汽車公司賣的是什麼?人家賣的就是這車殼子!
這車的真麵目一露出來,自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普通人驚歎,業內人士震驚,而五大汽車公司的人都是傻眼了……
尼瑪,這車看起來怎麼那麼不現實啊……這玩意根本就不應該在現實裡出現。
還有,這種全封閉的車身外殼,整輛車寬了那麼多,先不提內部結構如何,是不是增加了很多的結構重量,光是車身這麼多鋼板加上去,這重量就不輕啊。
以現在的發動機動力水平,能拉得動這輛車?
尤其是李氏動力公司的人,他們很清楚這輛車上所使用的發動機是什麼水準……v型六缸,最大馬力是三十匹……對比其他三家汽車公司同規格的乘用車所用的v型六缸發動機還是有些差距的,唐山汽車公司所研發的新型v型六缸,搭載在他們新款旗艦豪華轎車上的發動機,最大馬力已經達到了三十五匹,而且兩者的排量是一樣的。
就自家這發動機的水平,拉動這麼大,看上去就很厚重的安隆轎車,感覺有點不靠譜啊……
這五大汽車公司的人,顯然是先入為主,覺得這麼大的車身內部肯定也塞滿了……實際上人家安隆汽車公司根本沒有考慮那麼多……人家就是賣車殼子的。
甚至嚴格上來說,他們的這款新型豪華轎車,是先有了外殼設計,然後才根據外殼去套用之前的汽車底盤再進行修改,然後再搭配新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
所以,這輛車彆看外表很厚重……但實際上車頭的發動機艙位置都空了不少……車尾部分乾脆直接留空做成了大容量的行李艙。
而為了控製車殼子的重量,避免整輛車超重發動機拉不動……所以車殼其實很單薄……他們特地找自家的戰略合作夥伴大冶鋼鐵公司,搞了一種很輕薄的鋼板材料出來……也沒啥新技術,更不是什麼新型合金材料,就是單純的薄……
此外因為超重,為了控製重量連車身底盤的一些結構,比如防撞梁之類的都進行了減配。
當然,在新車發布會上介紹車殼子的厚度時,他們特地引用了一個全新的營銷概念碰撞吸能。
說是經過他們長期嚴密的車輛碰撞測試發現,如果車殼子以及防撞梁做軟一些能夠緩衝碰撞動能,不但能夠對行人有更好的保護,也能更好的保護車內乘客……在劇烈衝擊力到來的時候,先經過車殼子,防撞梁的吸能緩衝,讓動能在這個過程裡逐步降低到安全範圍再傳遞到乘員艙內。
對這個說法,北美汽車公司的一個高級工程師沒能忍住,當場在台下就笑出聲來了……
他們北美汽車公司的諸多工程師們一致認為,車越厚實越硬才越安全……不信的話,也不用找什麼理論,你開著轎車和裝甲車之類的撞上一次就知道了。
裝甲車不好找,也可以找個大貨車什麼的來一場碰撞試驗。
撞完你就會發現……人家頂多掉點漆,車裡的人甚至都沒啥太大的感覺,而你車帶人都得成碎片……
北美汽車公司的轎車也好,皮卡也罷,主打的就是一個厚實,尤其是防撞梁比其他車企的明顯大一號。
所以人家安隆汽車公司的人,卻是正兒八經的說吸能能更有效的保護乘客的安全。
當然,這碰撞吸能之類的並不是重點,安隆汽車公司的新車發布主持人,用更多的話語來描述這一次新車型外觀的設計語言。
並引入了一個讓大家都很有興趣,乃至是五大汽車公司的人聽了都皺眉頭的設計概念低風阻!
安隆汽車公司的人說他們的設計師們在討論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汽車比飛機慢得多。
慢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什麼?
為了尋求答案,經過他們的頂級設計團隊多年耗資龐大的研究,最終發現了汽車速度到了一定程度後,迎麵而來的風就成為了阻礙汽車進一步加速的重要因素。
為此,他們根據這一點,對新一代車身的外觀進行了專門的優化,使得風阻更低……這也是新車身為什麼是流線型看起來很流暢的緣故。
這是為了降低風阻……
而降低風阻後,他們發現不單單汽車的最大速度能進一步提升,而且還降低了油耗,同時汽車在行駛過程裡也更穩定。
這些話,讓普通人震驚,業內人士比如記者驚歎……而五大汽車公司的人則是皺眉。
尼瑪,造個汽車而已,還要考慮風阻?
又不是造飛機……
再說就算是飛機,這年頭設計飛機的時候其實也不考慮什麼風阻啊。
甚至在場的幾乎所有人,之前都沒有聽過風阻這個詞彙……實際上也的確如此,風阻這個詞是人家安隆汽車公司專門為了營銷自家的新車,而特地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詞彙。
風的阻力嘛,直接簡稱風阻了。
介紹完這個還沒完,上頭的主持人又介紹其他各種特色,什麼全真皮包裹的座椅都不是新鮮玩意了,他們連把方向盤都用真皮給包裹了起來。
車燈也是被重點提及……人家安隆汽車公司除了賣車殼子,就是賣車燈了,兩者搭配起來才是安隆汽車的核心賣點。
這一次,他們帶來了豪華又亮眼的車燈係統,除了車大燈外,還繼續使用轉向燈,刹車燈,此外他們還把車大燈進行了優化,在主燈之外加裝了副燈,用於近距離的照明……主要是為了防止車燈太亮晃瞎對麵人的眼睛,一個很人性化的小設計。
車內也有小燈照明,並且通過黃色燈罩形成車內的暖光。
然後說著說著,主持人還從車子裡拿出了兩把雨傘……說車子裡標配有專門的雨傘架,並隨車附送他們專門定製的高檔雨傘……這樣尊貴的車主在遇上下雨天的時候,就可以讓司機打著傘接上下車,而不用擔心淋雨了……
彆笑,人家安隆汽車還真就把這玩意當成賣點來正兒八經的進行介紹……不僅僅是雨傘,還有車後排的專門帶有軟彈簧減震的熱水壺架子以及水杯架,可以讓尊貴的車子在乘坐的時候,喝上司機或秘書隨員等泡的茶。
類似的這些小設計,人家安隆汽車公司可是非常重視,並且隆重的進行介紹並宣傳的。
畢竟對於購買安隆汽車公司的豪華轎車的客戶而言,車子好不好開無所謂,反正他們自己也不開……但是車子必須好看,而且必須坐的舒服,還得有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