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隆汽車公司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後三種需求。
很明顯,這一次的新車發布是極其成功的……安隆汽車公司把自家的旗艦豪華轎車的售價,再往上拉高了一個抬價,旗艦版的售價高達兩千六百多楚元,就這麼貴也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手,需要進行資格深刻,普通人的話,你有錢都不賣給你。
走量的豪華版售價也達到了一千八百楚元,堪稱國內最昂貴的轎車,隔壁唐山汽車公司的豪華轎車,旗艦版才一千五百多楚元。
但是即便價格昂貴,然而當天下單的人卻是不少……少數到場的富豪親自下單,不過更多的還是那些富豪的代理人或下屬之類的下單。
這些人其實有不少,就是奔著安隆汽車公司的新款旗艦轎車來的,隻要符合預期就會下單。
眼看著安隆汽車公司的展台上,工作人員忙的團團轉,不斷的接待眾多客戶,隔壁展台上的唐山汽車公司的豪華轎車業務部門的一個高級經理不由得歎氣。
時間如此的不公……
他們唐山的甲天下係列豪華轎車,不管是發動機還是變速箱,乃至底盤調教上都要更加的優秀,甚至價格還要更便宜……但是熱度就是不如隔壁安隆汽車公司的組裝貨。
這一天展覽會下來,甲天下係列的訂單隻接到了一百多輛而已……要知道這可是在鬆江城,可不缺富豪,車子賣不出去絕對不是因為鬆江城裡的有錢人不夠多,而是你的產品沒有競爭力。
這不,隔壁安隆汽車公司的訂單就跟雪花片一樣……根據屬下悄悄打聽來的消息,尼瑪他們的安六係列的旗艦版都接到了一百多輛的訂單,這可是兩千八百多楚元,從硬件配置上,其性價比低到傻子看了都搖頭的車子啊!
而名為走量,實際上售價達到一千八百楚元,比他們甲天下旗艦版還貴的豪華版,訂單都已經達到了八百多輛了。
這還是第一天,這後麵幾天雖然訂單會暴跌,但是累計下來估計訂單數量都得超過兩千。
哪怕是都按照豪華版的一千八百多楚元的單價來計算,光是這一次車展,安隆汽車公司就能斬獲至少三百六十萬楚元以上的訂單總額!
這隻是一次車展啊!
而且業內人士都知道,人家安隆汽車公司的毛利潤高的嚇人……
其他車企的車型,毛利率能有個百分之二十多就很不錯了,而在競爭激烈,毛利低的中低端市場裡,毛利率隻有百分之十幾。
但是安隆汽車公司的毛利率……真實數據沒人知道,但是保守估計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
就這,那還是因為外購核心零部件,讓出去了一部分利潤,要不然毛利率會更高。
性價比超級低……那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彆看人家安隆汽車公司的年銷量不咋地,銷售金額其實也不算太高,但是人家真心賺錢。
賺錢到安隆汽車公司至今都沒有上市……
不肯上市的原因很簡單,太賺錢,股東們舍不得分股份出去……至於說部分研發,建設生產基地等所需要的資金完全可以找銀行貸款。
當地的楚南官府很樂意牽線搭橋,為安隆汽車公司的發展保駕護航!
如此情況下,又不搞核心發動機,變速箱領域研發的的安隆汽車公司,自然也就不肯上市了。
嗯,如果他們要搞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話就不行了……搞這兩玩意需要的資金可不是幾百萬,而是一兩千萬打底,就這弄出來的也隻是堪用,想要性能好一些,還得繼續往裡頭砸錢,每年幾百萬都是輕的……跟無底洞一樣。
這麼說吧,把安隆汽車公司整個賣了,都湊不出研發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錢……因此引入戰略投資資金就很有必要了,而投資資金為了未來的順利推出,自然也是要推動企業上市的。
這也是為什麼五大汽車公司,都是清一色的上市企業……早年的李氏動力公司被拆分出來獨立上市,也是因為研發太花錢,其母公司李氏製鐵發現,隻靠一家之力真心養不起。
當年為了搞發動機和變速箱,李氏動力公司每年都是幾百萬的純研發投入往裡砸,砸的那是讓人心驚膽顫啊……而且是連續好多年都沒啥成果,更沒上市產品,李氏動力公司自身沒有造血能力,隻能靠外部資金維持。
如此也逼得李氏製鐵不得放棄全資控股,采取了引入戰略投資,然後更是乾脆獨立上市……經過多輪戰略投資,上市,以及上市後的增發股份,到了今天,李氏製鐵所持有的李氏動力公司的股份,其實隻剩下百分之十六而已。
不過依舊是大股東,並且和投資者達成了協議,靠著投資者的支持依舊擁有對這家汽車公司的運營權。
其實不少戰略投資者,也是看中李氏製鐵的身份,才戰略投資李氏動力公司!
李氏製鐵,那可是大楚帝國裡市值最高的綜合性超大型企業,其諸多核心業務隨便拆分一個出來,都是超大型企業。
如造船,通用機床業務,電氣業務。
此外他們還還有諸多中小業務,如特種機械業務,艦載蒸汽機業務,鋼鐵業務,冶金業務,運輸業務……這些所謂的小業務如果拆分出去獨立上市,那妥妥的也是中大型企業。
能夠穩壓李氏製鐵一頭的,也就隻有工業部直屬的那幾十家超大型官辦企業集團了……但是話有說回來,今天的李氏製鐵大部分的股份都是被官方資本所持有,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際上和官辦企業區彆也不大。
當然,掌管李氏製鐵這家巨無霸企業的還是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的多個核心族人,再加上一群職業經理人組成了這家巨無霸企業的運營團隊,然後向官方資本組成的董事會負責。
李氏製鐵這家巨無霸企業還是比較複雜的,很難用民營企業或官方企業去給它定位,因為它同時具備兩者的特性。
背靠這樣的李氏製鐵集團,能夠讓李氏動力公司發展的更好。
因此李氏製鐵如果放棄李氏動力公司的經營權,采取不管不問的話,人家投資者還不放心呢。
然而,即便是備考李氏製鐵,李氏動力公司當年依舊需要靠著引入戰略投資者,上市,股份增發等諸多方式來湊集資金進行研發。
可見在這年頭裡想要搞發動機和變速箱乃至其他汽車相關的研發是有多費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大汽車公司逐漸建立更多的新技術專利壁壘後,後來者想要進入也就越來越困難。
專利牆不是那麼容易繞過去的。
安隆汽車公司雖然在豪車領域裡折騰的很歡快,但是也沒自信到自己研發這些核心技術的程度……該公司的幾個主要股東目標很一致,就當一個第三方獨立汽車廠商,然後做品牌,做組裝。
其他先不管,先狠狠地撈一筆!
至於說引入投資者,把公司做到上市,然後讓身價暴漲之類的……那太虛,公司市值很虛的,尤其是在當代汽車產業這種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業裡……幾百萬研發經費投下去,說不準連根毛都不會給你剩下。
如此情況下,那些大資本都是奔著未來去的……可不允許你現階段就提現分紅,也不允許你創始管理人團隊套現走人的。
人家北美大富豪宋二牛……創投北美汽車公司多年,北美汽車公司都發展為五大汽車公司了,但是到現在,愣是一分錢分紅都沒拿到過!
他是不想嗎?
不是的!
他也想分紅的……但是其他股東不同意,要把盈利投入到研發以及擴大生產當中去啊。
甚至連出售股票都沒有出售過,根據投資協議,他的股票要出售的話,還得再等三年……而且三年後也隻能出售一小部分,逐年可以解套一批股份。
想要完全套現,得十年後!
人家投資者可不傻……這麼多錢砸進來搞汽車研發這種高風險的投資,可不會讓你這個創始人輕易套現離場。
宋二牛都如此了,更彆說其他獨立廠商的一些小老板了……你想要擁抱未來,那麼未來怎麼樣不好說,但是現在的好日子肯定是沒有了。
所以很多獨立廠商是不接受戰略投資,也不上市,而是老老實實的自己發展,賺錢了就分紅……獲得也很滋潤的。
畢竟現在的汽車市場,是屬於超級增量市場,隻要不是做的太過分,也彆有太大的野心,隻是當一個普通的中小第三方獨立廠商的話,其實還是很有搞頭的。
大錢沒有,但是小錢還是輕輕鬆鬆的!
畢竟帝國太大,人口也多……五大汽車公司再強勢,它也無法占據整個帝國的汽車市場……因為各獨立汽車廠商所在地的官府不允許!
比如楚南長沙府當地的知府衙門……三天兩頭找五大汽車公司在當地的經銷商的麻煩!
原因很簡單,安隆汽車公司作為一家當地汽車公司,為當地帶來了大量就業崗位以及稅收!
帝國的這些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保住當地企業不被外來大企業給擠兌破產,保住當地就業和稅收。
很多時候都是明目張膽的搞地方貿易保護的……那都不是立場上有所偏袒那麼簡單,而是直接下場幫著當地企業直接一起對陣外外地企業的。
外地大企業不服?你乖乖過來投資建廠嘛,隻要你來了,回頭我就把這種保護政策也給你安排上……主打的就是一個‘區彆對待’!
這也是很多大楚帝國的超大型企業,往往會在很多地方都建立生產基地……一方麵是為了就近生產銷售,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避免這種潛藏在水下地方貿易保護主義。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