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出一個盛唐!
張行瑾的心思並不在戰場,而是在邏些城上的陸論藏。
“大人,前軍敗象已定。”義子張奉恩道。
賴力也看著他,等待他的最後決斷。
此時張行瑾手中還有一千多精銳漢軍,加上賴力手上兩千蕃軍,可以影響此戰的最終結局。
“大唐名將輩出,高原終究不是我們的立足之地。”張行瑾意興闌珊道。
“大人是要放棄邏些城?”張奉恩道。
“陸論藏已成高原之敵,邏些城守下來又能如何?唐軍已窺得高原虛實,即便這次敗了,下一次再來,我們隻會更虛弱。大唐可以敗兩次、十次,我們隻要敗一次,就會萬劫不複,至於你們,願意留在邏些城,跟隨陸論藏,可自行離去。”
沒有人比張行瑾更了解大唐皇帝,隻要他活著,就不會放棄征服這片土地。
這些年,離開大唐,以局外人的眼光觀察,才更覺察出皇帝的雄心。
回望戰場中的符氏父子,張行瑾臉上浮起一絲落寞。
不過,這絲落寞很快就被揮去,取而代之的是昂揚,“如果還願意跟隨我,我將帶領你們開辟新的疆土!”
今年的他不過三十有五,一個男人最睿智的年紀。
而他張行瑾心頭的熱血依舊在流淌,野心依舊在燃燒。
“願跟隨將軍!”張奉恩、張奉堂兩個義子拜在馬前。
身後漢軍紛紛響應。
這些人原本是不容於大唐的強人、罪人,被張行瑾收至麾下,待之如手足,不離不棄,號為勇義都,凡加入者,在神明前歃血盟誓,永不背叛。
也正因為他們,才能與陸論藏維持微妙的平衡。
“但我們家眷還在城內……”賴力提醒道。
張行瑾眼眸露著寒光,“成大者不拘小節,此番南下,千難萬險,家眷跟著也是受罪,留在邏些城尚有一絲活命的機會。”
賴力如墜冰窟,忽然想起這麼多年張行瑾連個家室都沒有。
但他不一樣,是吐蕃人,在城中有偌大的家業。
手下士卒有很多人是陸論藏的忠實信徒。
也是雙方一直爭奪的焦點。
賴力一時陷入艱難抉擇。
此時唐軍已經擊潰興海軍,符氏父子揮軍大進,唐軍士氣如虹,追亡逐北。
邏些城的敗亡已經不可避免。
張行瑾靜靜的等待著賴力的決斷,不過時間已經不多了。
唐軍中為數不多的騎兵已經盯上他們,正在向北麵迂回,試圖包抄。
張行瑾與漢軍不為所動,但蕃軍卻驚恐起來,已經有人向邏些城逃跑,賴力舉起斧頭,“回城!”
張行瑾歎了一口氣,“南下!”
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邏些城之前最後的兵力也消散了。
唐軍追著敗軍,殺至邏些城下。
城上矢石如雨,陸論藏征調軍奴、農奴作最後的反抗。
僧兵們一個個穿梭在城牆上,口念佛法,斥唐軍為妖魔,試圖調動起奴隸們最後的反抗之心。
不過邏娑川一戰,唐軍大展神威,破吐蕃聯軍,擋興海軍,殺的屍橫遍野,城上早就沒有抵抗的心思。
奴隸們在陸論藏手下日子過的比以前更加艱難。
哪裡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在僧兵的逼迫之下,農奴與軍奴拿起武器,卻不是對向登城的唐軍,而是身邊的僧兵。
混亂、仇恨、殺戮,最後全都化成烈火。
這些肩胛骨上穿著鎖鏈,腳裸上帶著鐐銬的奴隸,的確爆發出最後的反抗,抱著僧兵一起衝入烈火中,或者一起跌落城下。
陸論藏萬沒有想到他的“佛國”會如此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