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04】從諫如流
古時把納諫與否,當作評價君王是否賢明的重要標準,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征就是這一標準的完美楷模。
祖先打了樣,兒孫自然照著學。德宗後期表現雖然很軸,但在剛上任時,還是頗有一些太宗遺風。
一次,他針對皇家喪葬和皇陵維護做了幾點指示,要求職能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提高標準,喪葬維護不要吝惜錢,需要花多少就花多少。
指示下達後,刑部有個叫令孤峘的上了封奏疏,說是重溫了一遍太宗李世民關於組織皇家喪葬的遺詔,讓一切從簡。如果按陛下您的意思辦,不是違背太宗遺命嗎!
德宗高度肯定了他的諫言,批示說,你的意見非常好,不僅點中了我的過失,還成全了我的美名,我怎敢不遵從!
還有一次,他擔心百姓有了冤屈地方官府不好好辦理。就詔令百姓如果對州縣官員判案不滿,可以直接到中央反映,並要求禦史中丞、中書舍人和門下省給事中三個分管機構,每天各派一人到朝堂集中審理冤案。
詔令一經下達,各地百姓紛紛前來申冤,弄得朝堂跟個集市一樣。有人針對此事上疏,說是百姓反映和爭執的都是些針頭線腦的瑣事,如果您連這些都管了,那還要政府部門做什麼!德宗恍然大悟,立即叫停,所有案件仍按原渠道辦理。
淄青節度使李正己見德宗如此賢明很是忌憚,主動送了三十萬緡錢過去,試探德宗會有什麼反應。
德宗不是毛頭小孩子,知道李正己不是啥好鳥,送錢過來一定沒安好心,思來想去左右為難。收吧,恐怕將來受製於他;不收吧,又實在找不到推脫的理由。於是找崔佑甫商量,崔佑甫向德宗提議,讓德宗派名有身份的重臣帶著這些錢去慰勞淄青將士,這樣既能不花朝廷一分錢讓淄青將士感恩朝廷,還能讓各地了解朝廷愛兵不愛錢!
德宗大喜過望,立刻安排執行。把李正己搞得有苦說不出,內心深處對這位剛上任的皇帝增添了幾分敬畏。
【05】懲治奸佞
考察《資治通鑒》,但凡新帝登基往往都會來上一次政治洗牌,把前任帝王的身邊人、小圈子做個清理整肅。
這些人大多是靠著吹拍起家的媚上欺下之流,民眾基礎很差,清理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起到收攏人心、提升民望的功效。至於這幫人垮掉後,新進之人又開始形成新的小圈子,又開始吹捧逢迎,那就是以後的事了。
拍馬屁說起來都討厭,但幾千年過去也沒有消失,足以說明這種行為存在的合理性。
一個身處權力頂峰寂寞而又冷清,茫然四顧無人可交心的領導,身邊再沒幾個有眼力價、會吹吹拍拍的人圍著,這領導當的還有啥意思!
德宗也將目光鎖定在了幾個民憤較大的前朝“身邊人”上。
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是代宗提拔起來的能臣,在征繳租賦上很有些過人之處,原與戶部尚書劉宴分掌天下財賦,但他急功近利,對百姓盤剝太過,甚至為了不讓朝廷減免災民租賦,影響到他的所謂政績,竟不惜兩次欺瞞代宗,影響極為惡劣。德宗先是把他調整為太常卿,讓吏部尚書劉晏兼任度支使,後又將他外放為晉州刺史。
劉晏進一步完善經濟能臣第五琦提出的榷鹽法,通過食鹽專賣獲利,在不增加百姓負擔的基礎上,當年稅收增長近十倍。
兵部侍郎黎乾(副部級,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看職務像是帶兵打仗之人。但此人卻並非行伍出身,也從沒帶過兵,而是以左道方術得以入職。他精通陰陽五行,會觀星望氣,有辯才,善於察言觀色,肅宗、代宗兩任帝王對他都很認可。
他在擔任京兆尹(京城行政長官)時政聲不錯,後來攀附上了大宦官魚朝恩,升為刑部侍郎(副部級),魚朝恩伏誅,他坐罪貶到外地當了幾年刺史。之後因京兆尹位置空缺無人可用,朝廷想到了他,把他調回長安二度出任京兆尹。
可能是外放這幾年讓他悟透了官場,上任後他不再琢磨什麼政務,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到撈錢與結交權貴上,與代宗寵信的大宦官劉忠翼打得火熱。兩人以撈錢、撈權為目的狼狽為奸、裡外呼應,為了把利益長期化,竟把主意打在了皇位上。
前麵講過,德宗母親沈氏在安史之亂時離散。安定下來後,代宗將感情轉移到了貴妃獨孤氏上,並和她育有一子,韓王李迥。所謂愛屋及烏,代宗對這個小兒子也很喜愛。
黎乾與劉忠翼揣摩上意,想把韓王李迥扶持為太子,這樣他倆就有了擁立之功,而且韓王在深宮長大,沒什麼見識,比德宗好操控。
至於兩人在背後鼓搗了些什麼陰謀,史書中沒有記載。隻是人算不如天算,還沒等籌劃出個所以然,身體一直不錯的代宗突患重病,僅用十八天就駕崩歸西。
德宗即位後,兩人仍賊心不死,居然還在劉忠翼家中密謀,結果遭人舉報,黎乾、劉忠翼被判終身流放,走到藍田賜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處理完這兩個貪汙犯兼陰謀家,德宗又盯上了宦官。
代宗是由大宦官李輔國擁立登基的,因此對宦官非常優待。這個特殊群體在中國曆史上是不得不提的一筆,許多赫赫有名的大宦官雖然沒什麼文治武功,但也確實通過遺臭萬年實現了留名青史。
宦官是皇帝身邊人,某些程度上代表皇權。宦官專權並不是他們本身有多大能力,而是皇帝賦予給他們多大權力他們就能釋放多少能量。
他們就是供皇帝使喚的奴才,眼裡隻有皇帝一人,“我說我的眼裡隻有你”是宦官的真實心聲。
因此,在皇帝危難之際,他們往往會表現出文臣武將無法比擬的忠誠。皇帝瞧不起他們,卻又離不開他們。
總的看,唐朝中、晚期的宦官比起東漢與明朝來說,對社會的危害遠沒有那麼大,這也許是因為中、晚唐時期的政治架構過於複雜,內有文臣、外有藩鎮,宦官隻能與皇權緊密團結起來才能更好生存,根本沒辦法做到東漢、明朝那樣把皇帝完全架空、為所欲為。
代宗培養的最大宦官是魚朝恩,魚朝恩牛到什麼程度!一度讓傲慢如宰相元載、打仗如名帥郭子儀這樣的頂級大佬都退避三分。
宦官奉命到各地傳達聖諭,是可以公開向地方官員索要錢物的。曾有一次,代宗因某個妃子表現不錯,派一名宦官到該妃子家裡予以嘉獎。回來後代宗向宦官了解情況,她家給你多少錢啊!宦官回答沒多少。代宗很生氣,感到自己的尊嚴受到很大侵犯。這名妃子嚇得立即把自己的小金庫拿出來給了這個宦官,請他美言幾句,這才沒有引來天子之怒!
代宗時期宦官生活的非常美好,給代表朝廷使者的宦官送錢送物,已成為當時文武百官自覺自願的行為,而宦官利用身份索求賄賂也到了無所忌憚的地步。
宰相府中的宰相們居然也都在辦公室裡預備些黃白之物,以免使者過來宣讀命令、通知某事、傳達某情時無錢可送。若是讓使者空手而歸,罪過就大了!
至於宦官到外地出差公乾,那更是好似蛟龍入大海,恰如猛虎進深山,路過哪個地界,隨便一紙公文就能滿載而歸。
德宗當太子時間長,期間還監過國帶過兵,恐怕宦官到他這兒傳達他爹口諭時也不能免俗,給錢是一定的、必須的!
因此,他對此事非常清楚也極為反感,一直憋著勁兒想收拾幾個人。
恰好淮西留後李希烈榮升節度使,朝廷向他頒發旌節,宦官邵光超擔負起了這項光榮任務。
儀式結束後,李希烈送給邵光超奴仆、馬匹若乾,細絹七百匹、黃茗(一種中藥)兩百斤。
德宗知道後大怒,重打了邵光超六十大板,並將他流放遠方。這一動靜通過各種渠道,傳到同邵光超一樣外出辦事的宦官那裡,他們立刻將收到的財物統統扔進山穀,誰給也不敢收了。
整頓完宦官,德宗又收拾了住在京城的回紇以及其他胡人,不準他們仿效唐人穿著,嚴令他們遵守唐朝律法,否則就攆出長安。
這些人經過十數年的豪橫,早已成為京城一個畸形存在,民眾及當地官員讓他們壓迫的敢怒不敢言。這麼一整頓,總算讓京城裡的官員百姓揚眉吐氣了一把。
綜合德宗上任這幾個月的表現,至少可以給他打八十分!
他有思路有原則,能接受大臣諫言,行事果斷,自我要求嚴格。在吏治、藩鎮、對外關係、理財等方麵也有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位還算優秀的帝王,又是如何引發後來的涇原兵變,原因是什麼?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氣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