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解圍,關中形勢總體向好發展!
李懷光雖一直領軍在長安附近繞圈子,對朱泚嚇而不打。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如果不發生極其特殊的情況,朱泚滅亡隻是個時間問題。
至於兩河戰場,雖仍僵持不下,但畢竟距京城較為遙遠,短時期內不會威脅到朝廷安全。
經過一個多月血雨腥風的生死考驗,德宗較之繼位之初的急於求成淡定了許多。
一天,德宗與翰林學士陸贄交談,與他商討當前施政的緊急事務有哪些。
陸贄侃侃而談“臣以為,當前最大急務莫過於體察民心之所依,而後符合民心的優先辦理,背離民心的儘快祛除,使君王與百姓同好同惡!”
“近期的叛亂表明,我們在體察民情、順應民心上問題很多,君臣之間交流渠道不暢,地方官員的想法不能及時為朝廷所知,朝廷的政策也無法讓他們完全領會。事情的真相無人去深究,聽來的消息又未必屬實,以致真偽摻雜其間,君臣猜忌橫生。”
“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如果我們能廣開言路、集思聚智,以正確的方式行使正確的事,而不是單憑主觀臆斷、聽任奸人挑唆,那麼天下雖大也能同心同德,誰還會甘冒忤逆惡名為非作歹呢!”
“立國的根本在於民眾擁護,而民眾的擁護在於知曉他們的真實想法,及時替他們解憂紓困。《易經》中,坤在上乾在下是地天泰,乾在上坤在下為天地否。”
“坤在上乾在下,看著天地顛倒,卦義卻是代表吉祥的“泰”,這是由於天地相交、上下相知的緣故。而乾在上坤在下,貌似符合常理,卦義卻是代表災禍的“否”,這是因為天地之間、君臣之間阻隔不通,無法交流!”
“因此,曆代聖王雖高居萬人之上,卻會將自己的意誌服從服務於民心所向,而不會以一己之意違背萬眾之情。”
“陛下您憤恨藩鎮做大這個既成事實,親自擔負起削藩平叛的重任,企圖用嚴厲強硬的手腕、毫不妥協的作派,一舉蕩平妖孽,使我大唐重新中興於天下。”
“然而藩鎮問題為禍已久極為複雜,高壓之下遠方藩鎮不清楚朝堂真相,為保全性命而抗旨興兵;近處將領又畏於君威難測,因避罪免責而苟且偷安。”
“陛下考慮的是治理天下,臣子們卻在琢磨著如何躲避誅殺;臣子想要向您儘忠,又惟恐遭到您的無端揣測。以致您的聖謀遠慮無法下達於群臣,群臣的想法也不能上傳至聖聽。”
“臣曾做過禦史,每半年才有一次機會進朝拜見。隻見您高高端坐於寶座之上,群臣遠遠站在下麵低首斂息,如果您不降旨垂詢,群臣誰敢陳述事實!”
“一殿之內尚且如此,天下之大可想而知!”
“雖然您也照例召見使臣,安排宰相處理軍國大事,但他們反映代表的並不都是民間實情。”
“還沒成行的事,被告誡是機密嚴禁商議;已經成行的,又說是您定的不準討論。”
“於是人人隱藏真實想法,以多說為非。這次涇原變亂發生之前,天下人都感到形勢堪憂,隻有您不知情,竟然還認為太平歲月將至!”
“陛下您如果拿現在所積累的經驗,去審視往日發生的事情,那麼對錯得失自會了然於胸,誰忠誰奸也就一清二楚了。”
德宗性喜辯論且口才極好,在朝堂上往往把諫言的大臣駁斥的無話可說。
陸贄這番話,大意是說他不注重采納群臣意見,對民情民意掌握的不夠,這讓他很不以為然,答道“朕本性真誠,也願接受臣子進諫。曾認為君臣本屬一家,用不著互相提防。誰想到我的推心置腹,換來的竟是被奸人賣弄。”
“現在看,這次兵變的緣起,反倒是由於我過於誠信所致。你看那些進諫的言官,他們在商議國事時很少能做到嚴謹縝密,還一個個牛皮哄哄,出了錯卻把罪過都推給朕,來換取他們勇於進諫的名聲。”
“我從繼位以來,見過的議事奏折多數內容雷同、道聽途說,稍微深究一下,他們立刻無言以對。如果真遇到有能力、有才華的人,我又怎會不提拔重用。我見他們總是這樣,所以最近才懶於聽他們絮叨,並不是我不願意接受諫言!”
陸贄聽德宗所講與自己說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便順著德宗的話,逐句加以反駁
“臣以為,天子之道與天道是相同的。上天不會因為哪棵樹長的醜就剝奪它生存的機會,天子也不該為有小人的存在而不接受正確的主張。治國之理,其實就是誠與信這兩個字,一旦缺失將無法彌補。”
“心不誠就難保動機純正,不守信則無法言行一致。陛下您說今天的災禍是因為您誠信所致,我覺得這話說得有些過了。”
“管理臣子如果單憑心機權術,臣子就會變得狡詐;對待他人如果總持懷疑眼光,人家對您也不會寬容。”
“誠信之道,須臾不能舍棄。自己不誠信卻總指望他人誠信,大家誰也不會跟從;失信於前卻又許諾於後,眾人必然不會相信。希望您時刻將誠信謹守於心並身體力行,這恐怕才是您需要反思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我聽說商朝名臣仲虺稱讚成湯,不說他無過而誇他善於改過。可見聖人都是以改過自新為能,而不是以無過為美!”
“人總會犯錯,聰明人善於改過,因此事業越做越大;蠢人不願讓彆人知道自己犯錯,路才越走越窄。”
“您說諫官在進言時考慮不周還牛皮哄哄,可這對於您的德行並沒有任何損害!如果他們所提建議不切實際,那就無須采用,如果符合常理就應當接受。”
“口齒笨拙但是敏於落實的人未必愚蠢,能說會道且重名圖利的人也不見得有多聰明!還是要用實際行動和最終結果,來考查考驗諫言是否正確!”
“您又說奏章內容雷同、道聽途說。我認為,一件事情如果眾人都去說它,反而證明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民心民意,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惕,恐怕不應一律加以輕視而不予理睬。”
“您還說稍微深究,他們就無言以對。我覺得陛下您雖可以靠著權威讓他們不敢講話,但未必代表他們就真的理屈;您可以讓他們口服,但無法讓他們心服。”
“作為臣子誰都願意儘忠,作為君王也都想要講理。而臣子每每苦於君王的不理解不信任,君王也總是抱怨臣子不忠誠不老實,為什麼會這樣?交流不通啊!”
“不論臣子亦或君王,都想讓自己的真實想法被對方知曉,然而事實往往不是這樣,這又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是存有以下九大弊端,這九大弊端中君王占了六條,臣子占了三條。君王的六條是自以為是、恥於改過、強辭奪理、精明苛察、嚴厲無情、倔強固執;臣子的三條是諂媚阿諛、左右觀望、膽怯軟弱。”
“想我大唐千裡國土、億兆黎明,能有幸得以一睹天顏的少之又少,而這些人裡能夠與您商談國事的又有幾人,真有幸能與您議事了卻又有這九大弊端夾於其間,上下溝通之難可想而知。”
“上情不能下達容易使民眾迷惑,下情無法上通容易使君王猜疑。猜疑之心一起則不會接受臣子的忠誠,迷惑之情一生則不願執行君王的命令。一片赤誠不被接納就會做出忤逆之事,違抗命令不去執行朝廷又將刑之以法。下離心而上加刑,國家怎麼可能不亡啊!”
德宗頗為聰明也很有些才華,他自視極高,能夠說服他的人,必須是讓他能生出敬佩、欣賞之情的人,比如之前的崔佑甫,還有楊炎也算半個,後來的傳奇名相李泌等。陸贄雖年輕,無疑也是這樣的人。
這番寓意深刻、彆有所指的話終於打動了德宗,對德宗今後的施政行為產生了積極影響。
不久,德宗將陸贄從翰林學士一職直接提升為考功郎中——次五品、相當於地市級——又一改往日強硬作派,選派心腹暗中與田悅、王武俊、李訥接觸,準備赦免他們之前對抗朝廷的罪行,並許諾給予高官厚祿。
田悅三人經過多次秘議,也都有歸順想法。因畏懼朱泚、朱滔兄弟現有實力,還不敢貿然斷交,仍像以往那樣各自稱王,等待時機撥亂反正。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氣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